景点 | 简介 |
---|---|
龙凤古镇 | 龙凤古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龙凤古镇旅游区位于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龙凤镇境内,景区总占地面积约为148.22公顷。景区从2009年底开始打造,依托自然生态的景观环境和沉积千年的文化底蕴,以古西汉妙庄王城“一座千年的兴宁古都、一段永恒的龙凤良缘、一个美丽的妙善传奇、一方吉祥的观音圣地”为文化脉络,突出古镇“自在闲适、安逸和谐、喜庆吉祥”的内涵,全力打造“中国观音文化之乡”吉祥祈福圣地。中国观音文化之乡文化是古镇旅游的核心。并于2011年12月高分通过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检,2012年1月顺利通过国检,成为遂宁首个国家4A级特色旅游古镇景区。从地形看,龙凤场镇就像一只凤凰,而涪江把场镇抱在怀中,蜿蜒东流,因此而得名。 信息来源:蓬溪县政府网 信息来源:蓬溪县政府网 |
遂宁市中国观音故里旅游区 | 遂宁市中国观音故里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遂宁市中国观音故里旅游区简介 “观音菩萨三姊妹,同锅吃饭-行。大姐修在灵泉寺,二姐修在广德寺,唯有三姐修得远,修在南海普陀山。”遂宁遥遥相对的灵泉、广德两寺,就与这一首千年民谣息息相关。从而构成了遂宁三大文化品牌之一———观音文化。 广德寺则是遂宁观音文化不可或缺的另一重要部分。它静静地耸立在卧龙山上,以2万多平方米的宏伟建筑群在西部梵宇中首屈一指,先后受到唐、宋、明11个皇帝的敕封。前山门的牌匾上,由中国佛协主席赵朴初的手笔“西来第一禅林”六个大字金光闪闪。广德寺留下了5件镇寺之宝,分别是缅甸玉佛、明代圣旨坊、开山祖师克幽的肉身塔济善塔、记载是唐宋9个皇帝敕封广德寺的九龙碑以及两颗皇帝御赐玉印。 广德寺则是遂宁观音文化不可或缺的另一重要部分。它静静地耸立在卧龙山上,以2万多平方米的宏伟建筑群在西部梵宇中首屈一指,先后受到唐、宋、明11个皇帝的敕封。前山门的牌匾上,由中国佛协主席赵朴初的手笔“西来第一禅林”六个大字金光闪闪。广德寺留下了5件镇寺之宝,分别是缅甸玉佛、明代圣旨坊、开山祖师克幽的肉身塔济善塔、记载是唐宋9个皇帝敕封广德寺的九龙碑以及两颗皇帝御赐玉印。 四川遂宁 |
遂宁灵泉寺 | 遂宁灵泉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灵泉寺位于遂宁城东4公里,始建于隋朝开皇初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山顶观音殿内有一泉,泉中之水人们称做“观音圣水”,千百年来始终不溢不涸、绀碧甘美。民间传说此水可祛病延年,慕名前来饮之者络绎不绝,宋代苏东坡曾题“七泉”二字于岩壁,林则徐赠“香林德水”匾额悬于观音殿并流芳于世。梵音亭一侧有三口相距不到1米的古井,水至井口的深度竟各不相同,其中最深的井终年泉水滴答,声音清脆而悠远,其余二井静默寂然,人们说,那是妙善公主在给两位姐姐娓娓讲着佛法。连根树是三枝主干根部紧紧相连的古树,人们说它象征着本是同根生并于灵泉、广德修行的大姐、二姐与远在南海普陀山的三妹遥相呼应、息息相通。观音柏在离地面2米左右,分成了三枝,在人们心目中,她早已成为观音三姐妹形神不离、齐心向佛的形象化身。气势恢宏的观音阁,高48米,共7层,56个角。阁内供奉着净高18.6米、全国最大的室内观音。观音阁耗资2000万的建设资金,全部来自海内外特别是东南亚游客的自发慷慨捐助,足见世人对灵泉观音道场的高度认同,寄托了人们对真、善、美的无限向往和追求。 “观音菩萨三姊妹,同锅吃饭各修行;大姐修在灵泉寺,二姐修在广德寺;惟有三姐修得远,修在南海普陀山。”一首流传千年的民谣,显现了观音故里遂宁人心中的骄傲。始建于隋开皇初期,距今已1400余年的蜀中名刹灵泉寺,相传为观音菩萨出家地,以山幽、林茂、泉甘、寺古而闻名遐迩,成为西南地区的佛教圣地。近年来,遂宁市对景区内的人文、历史、自然等旅游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合理开发,着力挖掘底蕴深厚的观音民俗文化,打造出了“观音故里、灵泉胜境”的品牌,目前完成投资5000万元,建成了前山门广场、道路、长廊、浮雕、喷泉、万佛广场等项目的建设。如今,走进这片灵山秀水之地,聆听声声悦耳梵音,心中顿时就少了几分浮躁,多了几分宁静…… 地址:遂宁市船山区仁里镇灵泉风景区 类型:古迹寺庙 等级:AAAA 电话:0825-2911123 开放时间: 7:00-17:30(夏);7:30-17:00(冬)。 |
遂宁广德寺 | 遂宁广德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德寺位于遂宁城西1.5公里的卧龙山麓,是川中佛教胜地,系唐开元以来著名古刹,被誉为“西来第一禅林”。全寺占地47666.67平方米,古建筑面积8350平方米。寺依山而建,方向300o,座西北朝东南。主要建筑沿中轴线分布,自麓至顶,揭殿九重:圆觉桥、哼哈殿、圣旨坊和碑亭、天王殿、大雄殿、毗卢殿、法堂、三官殿、佛顶阁;中轴线之东有千佛楼、燃灯殿、千手观音殿等;中轴线之西有观音殿、轮藏殿、善济塔、玉佛殿等。大小殿舍二十余幢,主次分明,左右对称,有唐宋建筑布局风格。 广德寺,原名石佛寺。唐代宗大历二年(767),东川节度使杜济礼请克幽(无住)禅师来遂住持,开山阐教。寺大历年间名保唐寺。代宗大历十三年(778)六月,敕令大规模修建庙宇,赐名“禅林寺”,赐无住禅师紫衣,号“克幽禅师”,令颜真卿书寺匾额。德宗建中初,赐名“善济院”。贞元三年(787)克幽坐化圆寂,其徒原善为师装龛建塔。武宗会昌五年(845)诏令全国灭佛毁寺,“禅林寺”成瓦砾废墟。宣宗大中元年(847),克幽再传弟子法全募化重建。刺史王简重建“舍利塔”(俗名肉身塔)。昭宗天复三年(903)四月,敕赐“再兴禅林寺”名。 五代寺制大体仍旧。 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正月,敕赐寺名为“广利禅寺”,又赐“敕赐广利禅寺观音珠宝印”一颗(今存寺内)。哲宗元佑年间,开始改建“舍利塔”,安岳县知县赵嗣业撰有塔记并书篆。徽宗崇宁二年(1103)赐克幽(无住)禅师谥号“慈应大师”,塔名“善济”。当年正月初八塔落成(即今善济塔),遂州转运判官谢瑾撰有《遂州广利禅寺善济塔记》。南宋孝宗乾道九年(1173)十月,敕赐克幽禅师为“圆觉慧应慈感大师”。淳熙元年(1174),敕令尚书省参知政事四川宣抚使郑闻到寺建圣旨坊,竖刻碑文于山中(即今之宋代九龙碑),上镌有唐宋七次敕封的年代。 元代战争不休,殿阁局部遭到毁损。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开始重建,至宣德年间历六十余年而寺庙规模初备。英宗正统至宪宗成化年间扩建。成化年间,于圆觉桥北建金刚殿(即今哼哈殿),壮列八字山门,又于金刚殿和天王阁之间建翼形之“圣旨坊”(即今圣旨坊),东西作二亭以护碑志。至此,广德寺成现今格局。武宗正德八年(1513)赐名“广德寺”。明代的广德寺,僧众千余,寺宇宏伟,甲于西蜀,主领川、滇、黔三省三百余山。明末战乱纷纷,寺庙毁坏,僧人无存。 清康熙时外省僧众来遂定居,重新培修扩建。佛教的临济正宗、曹洞宗、临济岔派各占殿堂一部分,形成三堂共管广德寺的局面。各堂自置田产,自建庙宇,以师传徒,各自继承。东法堂于百子殿侧建藏经楼,上法堂于三官殿上建佛顶阁,西法堂于大悲阁前建玉佛殿。 民国年间,三堂仍旧,但寺中殿宇常充作驻军营房。 1951年土地改革后,寺庙被征收。嗣后,区公所、学校、医院等单位相继驻入寺内。1983年县文物管理所成立,广德寺移交文物部门管理使用。1985年11月,遂宁市委、市府落实宗教政策,以遂府通(1985)02号通告,公布其为开放寺庙。1988年5月,市文物管理所搬出,将广德寺移交给广德寺管理委员会使用至今。 |
中国宋瓷博物馆 | 中国宋瓷博物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科普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国宋瓷博物馆新建成不久,位于四川遂宁。它的外观以南宋青釉鼓腹瓶为模型,青釉般的玉色在春日的阳光下,泛着微光;鼓腹状的穹形构筑隐含“有容乃大”的包容理念,不失为同类博物馆的经典设计。据介绍,这座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总投资1800多万元的博物馆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座专业宋瓷博物馆。走市场之路,建国有博物馆,于它是一种新鲜尝试。 旧博物馆位于遂宁市中心的天上宫,属清代咸丰年间建成的四合院,占地仅2000平方米,展馆设施不齐全,房屋布局结构不适合文物陈列,展览、保护均受到极大限制。整个展馆更像一个嘈杂的茶馆,精美的瓷器被锁在一间屋子里,虽有专人看管,游客却不得其门而入。历史瑰宝被束之高阁。漂亮的瓷器静静地躺在角落里,等着人们擦去灰尘,这一等就是12年。 以宋瓷为龙头发展遂宁旅游的呼声,终于将这十年一梦唤醒。然而,对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川中丘陵城市来说,在政府财力不可能大规模投资的条件下,要建一座像样的以公益设施为主的专业博物馆,可谓力不从心。 原旧馆址天上宫位于城市中心,四周被高楼围困,既不利于文物保护,博物馆的发展空间也有限。经营城市的理念为博物馆的扩建提供了新的思路:确定将原建筑异地搬迁复原,旧址面向市场进行拍卖。2002年11月9日,在博物馆旧址专项拍卖会上,以每亩地359万元卖出,是当时遂宁地产的最高价,获得出让土地使用权收益1090万元,为新宋瓷博物馆的建设赢得了一笔宝贵的资金。而天上宫的清代旧建筑以整体搬迁的方式移入新址,完好地保存了它的建筑风格。同时,抓住城市开发的时机,主动出击,对天上宫侧仅4米宽的一块闲置土地进-地产开发,赢得意想不到的成功,赚得经济效益近300万元。一座破败不堪的古建筑“百福院”在他们眼里也成了“香饽饽”,通过市场动作,将产权揽入手中,获得经济效益100万元。 让“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宋瓷抛头露面,寻找展览市场,发挥文物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是文物保护的两全之举。经过无数次的奔波,遂宁宋瓷先后参加了在成都举办的中国第五届艺术节《巴蜀寻根》文物精品展,在北京举办的《中国文物精华展》和《建国五十周年全国考古成就展》,在香港举办的迎香港回归《中国文物精华展》,在澳门举办的迎澳门回归《中国文物精粹展》等一系列展览。同时,拓展国际文物展览市场,挑选130余件宋瓷在东京、京都、大阪、山口县秋市作为期9个月的巡回展览,收入近200万元,为博物馆的建设掘了重要的一桶金。 |
四川宋瓷博物馆 | 四川宋瓷博物馆(原遂宁宋瓷博物馆),座落于遂宁明月花园小区,背风景秀丽的西山,面清澈优雅的渠河,环境优美,风光宜人。该馆于2002年10月破土兴建,于2003年10月竣工投入使用。总占地面积12亩,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总投资1400万。 该馆于2005年被评定为国家3A级景区,2005年命名为“市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基地”、2006年命名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7年被命名为“省级科普教育基地”。 该馆现有馆藏文物上万件,其中,以宋代窖藏瓷器、东汉陶器、历代书画为主,尤其是拥有1991年出土的全国最大一起宋瓷窖藏为其最大特色。该馆共有国家一级文物31件,二级文物300多件,三级文物上千件。她所拥有的宋代瓷器,与广汉三星自贡恐龙并称四川文物旅游三大著名品牌,在省内外及国际上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从开馆至今先后推出了《宋瓷精粹》、《馆藏书画精品展》、《大汉天子时代——汉陶文化展》、《遂宁历史文化名人展》,接待游客近30万人次。 为打造宋瓷旅游精品,突出旅游特色,按照市委市府要求,为将博物馆打造成国内一流的专业宋瓷博物馆,该馆于2007年3月进行了全面改造,改造后的遂宁宋瓷博物馆被四川省文物局更名为四川宋瓷博物馆,于2007年8月重新开放,新增展览面积达3000平米,展览文物600余件,完善了游客导向系统、开通了残疾人通道、设置了游客休息点等硬件设施,开设有《听瓷》、《读瓷》、《赏瓷》、《玩瓷》、《鉴瓷》等六大主题展览,并设有游客购物中心服务项目。 四川宋瓷博物馆全年面向社会开放,开放时间:上午8:30——12:00,下午2:30——6:00(夏季3:00——6:30)。 地址:遂宁市西山北路613号 联系人:何瀛中 电话:5809048 |
卧龙山公园 | 卧龙山公园位于遂宁市城西三华里处,俗称龙背坡。山势从西北上宁乡,向东南西宁乡蜿蜒盘亘而平缓,形若卧龙故得名。山脊松林郁茂,山之东西两侧皆有小溪汇合于龙嘴向南流去。东侧东堂沟诸山属船山八角亭村,紧靠西山公园沟底为稻田,山上多旱土,村民散居各山湾内以农耕为主。卧龙山公园属遂宁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绿化区,它所依托的广德寺已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建设名胜风景保护区。对外有公共交通与城区连接,并有支路南通西宁乡、西北通上宁乡。水电通讯及生活服务设施在寺庙区比较完善。 卧龙山公园最先规划是在1991年,后在1995年又进行了全面的补充。当时规划范围:西南以寺庙和松林围墙为界,沿干耳湾与西宁乡连境,西北东从龙尾过棕树坪;规模总面积达97公顷,其中龙背坡林区20.89公顷,东堂沟新区67.7公顷,棕树坪6公顷,寺庙建区2.57公顷,可同时接纳游人15000人,设有四大景区,四十一景点,其中象鼻山景区十二景,主要以自然景观为主,设有涵碧迎春、连坡0、幽皇鸣鸠等;青龙湖景区十二景,主要以湖光山色、小舟人影、花柳掩映等景观为主,设有龙湖荡舟、翠堤烟雨等;老鹰岩景区十一景,主要以生活服务中心,游乐区为主,设有卧龙山庄、紫云青舍等;龙背坡六景,设有松关夕照、龙背涛声等。由于该园范围大,林木茂,景观多,为使游览交通方便,园路分四级设计,主园路8米,支园路宽4米,小路宽1米。 |
遂宁广德灵泉 | 遂宁广德灵泉简介 广德.灵泉省级风景名胜旅游区由广德寺和灵泉山两部分组成,位于川中遂宁市境内。 始建于唐代开元年间(公元740年)的广德寺历来为川中著名古刹,号称“西来第一禅林”。寺庙依山傍水,古建筑群规模宏伟,建筑面积13300平方米。寺内藏有众多的文物,古迹丰富,为川中重要人文景观。 灵泉山林木繁茂,森林覆盖率达到97%,名木古树众多,为本区风景的一大特色。山顶泉池,水质清澈,终年不涸,是以此山自古名曰“灵泉山”。山上“灵泉寺”始建于隋代开皇年间(公元598年),建筑面积7100平方米。建筑风格古朴典雅,结构别致,雕刻精细美观。 灵泉山上有丰富的唐代摩崖造像。这些造像造型生动,线条流畅,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整个景区集山、林、寺、泉等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一体,总面积约80平方千米,是蜀中丘陵风光的集锦,是川中文化风格的典型。 景区距遂宁市中区很近,每天有无数次班车来往。遂宁距成都214千米,距德阳182千米,距绵阳175千米,距南充101千米,距内江94千米,距重庆181千米。成达铁路横穿遂宁市。遂宁至重庆的铁路正在修建,新型列车将最先在这条路上运行。届时,无论成都或重庆,至遂宁仅需1~2小时。 四川遂宁 |
花园节孝坊 | 花园节孝坊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所在地: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老池乡花园村1社 类别:古建筑 花园村节孝牌坊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坐西向东,为四柱三间三楼石坊,重檐牌楼式仿木结构石质建筑,山峡石(青石)垒砌而成。占地面积约60平方米。该牌坊形体巨大,垒砌牢固,造型美观,宏伟庄重。刻有近百幅浮雕图案,有楷书、行书、隶书题刻十八处,聚绘画、书法、雕刻艺术为一体,是精美的艺术佳品,也是研究清末民俗文化的实物。 牌坊座西向东,为四柱三门,重檐牌楼式仿木结构石质建筑,山峡石(青石)垒砌而成。通高10米、宽7.25米,石柱方形边长0.57米占地面积80平方米。坊顶盖中脊为一整石雕成,顶为歇山式坊顶,脊正中用石雕成宝珠式脊顶,两边镂空龙护顶,脊两侧雕有卷尾鸱吻,与坊顶盖四翘角相对应,由宝珠顶、鸱吻、活跃如飞的翘角,组成坊顶盖。 正面,坊盖下石梁刻有线雕卷草花纹,石梁下正中镶有“圣旨”二字的竖匾,竖匾边匡刻“五龙捧圣”,两侧上大下小的梯形石柱上刻有花卉祥云、莲花瓣等图案。中部石梁上刻有三幅二十四孝中的《杀狗正妻》,至今百余年,仍纹理明晰,无丝毫风化。石壁正中刻有“人端”二字,楷书、两侧对坊上刻有古装人物图案,两侧石柱刻深浮雕狮子一对,形态生动迫真。下部石壁上刻有潼川府正堂官衔姓名。大石横梁上刻有四川省提督学院赞云:“蒋公承琦,幼业儒身裂成均,议叙六品职衔,德配徐氏,享年六十七岁,公生平敦孝友,尚勤俭。大清同治十三年甲戊仲秋款旦立。” 整座石坊,形体巨大,垒砌牢固。造形美观,雄伟庄重。刻有近百幅浮雕图案,有楷书、形书、隶书题刻十八处,聚绘画、书法、雕刻艺术为一体,是精美的艺术品,也是研究清末民俗文化的实物。 保护范围:以牌坊台基外缘为基线,东外延4米,南外延5米,西外延4米,北外延3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30米。 老池乡 地址:遂宁市船山区老池乡迴龙社区更新街55号 电话:0825-2828008 邮编:629000 510903201老池乡 510903201001迴龙社区 510903201200南陵村 510903201201金盆村 510903201202书院村 510903201203黄桷村 510903201204学田村 510903201…… 详细++ |
百福院 | 百福院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百福院,位于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镇江寺街道办事处百福社区天上街百福巷,为船山区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古建筑,是遂宁市文物保护单位。百福院前殿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后殿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原为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积947.42平方米,建筑面积676.03平方米。 百福院后殿及右厢房于2002年拆除,现仅存前殿(佛爷殿)。前殿坐东北朝西南,素面台基高0.1米,抬梁式梁架,六架椽袱,单檐歇山顶,小青瓦屋面。檐下施斗拱20攒,前檐角科为五踩斗拱,后檐角科及柱头科为三踩斗拱。面阔三间12.1米,进深三间12.4米,通高7.7米。该殿形制古朴,用料粗大,建筑精美,具有元代建筑风格,是研究元末明初古建筑艺术的实物史料,具有重要文物价值。 民国十二年(1923年),王斐章募捐维修该院,刻文于长方形木板上,嵌在后殿左面墙壁上(该木板刻文1985年毁损,存抄录的原文)。后殿楼上藏经并供奉一尊高7尺、重120余斤的大铜佛,楼下立大石碑一通,但碑文已失传。 保护范围:以大殿四周滴水为基线,向四周外延1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米。 |
天上宫 | 天上宫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名称:天上宫 时代: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2002年~2003年3月迁至现址 地址:四川省遂宁市西山路611号 天上宫现座落于遂宁市西山路611号,始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2002年~2003年3月迁至现址,并复原。坐西向东,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积2320平方米,建筑87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戏楼、书楼、大殿、壁塔。天上宫富丽堂皇,以雕刻精美著称,以木雕为主,并兼有石雕、砖雕。有典型的四川清代建筑之风格。 自然环境:天上宫所在的遂宁市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地处涪江中游。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7.4℃。年平均降雨量1006.9毫米,无霜期296天。日照1328小时,相对湿度平均82%。光、湿、水等适宜于多种植物的生长,宫后西山是一遍藏密的国有灌木林,它以柏树为主,常年青山。宫前150米处是一条人工渠河,终年满河绿水。 人文环境:2003年9月迁建现址作为遂宁市图书馆使用。每年接待市内外读者、游客数以万计。北有遂宁宋瓷博物馆,东有船山体育场。天上宫交通便利,宫前以北90米处有公共汽车站,19路、8路往南直达市内,往北通遂宁火车站、遂宁汽车客运总站。 天上宫所在的遂宁市是川中交通枢纽,成南高速公路、遂渝高速公路、国道318线、省道215线、成达铁路、遂渝铁路在此交汇,旅游产业已初具规模。 保护范围:东至前檐滴水以东5米,西至后山堡坎以西1米,南至壁塔外檐以南3米,北至左书楼外檐滴水以北1米。 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东外延9.5米至西山路人行道边缘,西外延5米,南外延3米,北外延6.5米。 |
席吴二洲生态湿地公园 | 席吴二洲生态湿地公园位于船山区介福路街道办事处席家洲、吴家洲,占地面积883亩,项目总投资3亿元人民币,由英国奥本辛斯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规划设计。将席、吴二洲建设成为开敞的自然空间和湿地公园,将生态保护、席吴二洲生态湿地公园生态农业和生态村落的功能有机结合起来,突出自然性、生态性和主题性的特点,以生态观光旅游精品项目为主体,创造良好的生态、居住、投资环境的生态观光旅游文化带,体现湖泊到湿地、到农耕、到城市的生物进化链条,人与自然、城市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改善和提高公园内原住居民的居住、生活质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公园建成后将成为富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天然生态湿地公园,现代生态田园城市的示范区、“两化”互动、城乡统筹的新样板,最终实现城市景区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共生共促的良好局面。 信息来源:蓬溪县政府网 信息来源:蓬溪县政府网 |
工农红军四川第一路军筹备处旧址 | 工农红军四川第一路军筹备处旧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第一路军筹备处旧址是当年旷继勋为筹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路军而战斗、生活过的地方。旧址位于船山区永济场(原名射洪嘴)的丁字路口,原为文武庙,建于清代中叶,座北向南,南面临街。1929年春旷继勋率二十八军第七混成旅从广安移驻遂宁县射洪嘴一带,司令部设在文武庙内,下属各团分别驻扎在十教寺、蒲家祠堂等地。1929年6月29日,旷继勋在大石桥乡牛角沟举行了震惊全川的遂蓬边界武装起义,起义军改编为中国0工农红军第一路军,竖起了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第一路军总指挥部的大旗;攻下蓬溪县城,建立了四川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 地址: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永兴镇永兴社区永兴老街 |
遂宁烈士陵园 | 遂宁烈士陵园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遂宁烈士陵园兴建于1988年8月,1995年7月峻工,占地50亩。陵园内建有:抗美援朝“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伍先华烈士铜像一座、烈士纪念馆、烈士事迹展览厅、英名墙、烈士墓、迎霞长廊、追远亭、咏雪亭、松风阁、纪念碑等烈士纪念建筑物,总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总投资1768.8万元。 烈士纪念馆内有烈士英名录1721名,烈士事迹图片459张,烈士遗物180件,烈士事迹文字说明31000字份。编印了遂宁籍著名烈士、-三总部追认“一等功”、毛主席称赞为“共产主义战士”的吕祥壁,成都十二桥抗英抗日牺牲将领于渊、刘骏达,重庆中美合作所与敌斗争写出黑牢诗篇的蔡梦慰,蓬溪县牛角沟起义、宣布成立了我国第一个且级苏维埃政府的红四方面军第二十五军军长旷继勋,抗美援朝“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伍先华,1917年先后在京、沪、渝大学任教授、院长、民革负责人之一周均时,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二路-表、前委书记苟祥珂等59名著名烈士的英勇事迹。 陵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园内有花草树木60余种11000株,草坪13300平方米,绿化覆盖面积达80%。园区绿树掩映,鸟语花香,喷泉长流,音乐回旋,建筑古香古色,错落有致,格调高雅,宏伟壮观,庄严肃穆,系遂宁375万人民瞻仰、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社会公益性场所。每年“清明”、“五·一”、“六·一”、“七·一”、“八·一”“国庆”等重大节日,接待机关、学校、驻军、各界人士、社会群众来园瞻仰、宣誓受教育人数达200万人(次)。 该园1995年被省民政厅评为“四川省烈士纪念建筑物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同年被省委、省人民政府和省民政厅首批命名为“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伍先华 (1927~1952) 伍先华(1927~1952),遂宁县三联乡人。民国16年(1927)生。家贫困,父玉恩,抬滑竿养活五个孩子。先华念两年私塾后务农,15岁时被拉壮丁入伍。不久,父母相继去世。先华在国民党军队里受尽折磨,幸于1949年12月获得新生,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次年,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1年3月,响应“保家卫国,抗美援朝”的号召,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去朝鲜。 …… 详细++ 伍先华 (1927~1952) 伍先华(1927~1952),遂宁县三联乡人。民国16年(1927)生。家贫困,父玉恩,抬滑竿养活五个孩子。先华念两年私塾后务农,15岁时被拉壮丁入伍。不久,父母相继去世。先华在国民党军队里受尽折磨,幸于1949年12月获得新生,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次年,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1年3月,响应“保家卫国,抗美援朝”的号召,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去朝鲜。 …… 详细++ |
麻子滩水库 | 麻子滩水库位于安居区白马镇,琼江流域白安河上游。因滩上有无数的孔隙似人脸上的麻子而得名。距离白马镇5公里,水库为国家中型农田灌溉水库,库区纵长约28公里,水域涉及白马、中兴、步云、拦江等乡镇,水库面积12000亩。库内有四面环水独岛10多处,库区两岸山青水秀,森林茂密,鸟语花香,果树成林。 |
船山崖墓群 | 船山崖墓群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船山崖墓群 年代: 东汉 类别: 古墓葬 公布时间:1988年6月21日 地址: 船山区广德街道办事处八角亭社区船山坡半山腰 简介: 该处现存崖墓两座。1985年1月发现清理。均系夫妇分棺合葬墓。其中5号墓为券顶“岩洞砖室墓”,葬具瓦棺2具;6号墓系单室崖墓,有一耳室,葬具砖棺2具,并列放置。两墓出土陶罐、瓶、勺、釜、壶、佩刀武士俑、梳妆俑、摇钱树座及五铢钱等。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地区 | 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