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 | 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北4公里的嘉陵江东岸。 千佛崖造像是四川境内规模最宏伟的石窟群,在长约420米、高约40米的崖面上,龛窟密布,重重叠叠,多达13层。根据清咸丰四年(1854年)所立的石碑记载,全岩的造像有一万七千余座。但1935年修筑川陕公路时,炸崖开路,一半以上的造像被毁。现存大小龛窟四百多个,造像七千余尊。根据《广元县志》的统计,有唐刻二十七段、五代刻五段、宋刻二十六段、元刻二十六段、明刻八段、无年号者四十一段,另有唐、宋、元、明、清历朝历代的文字题记和摩崖碑刻一百多通。 千佛崖造像以大云洞为中心,分为南北两段。南段著名的龛窟有大佛洞、莲花洞、牟尼洞、千佛洞、睡佛龛、多宝佛窟、如意轮观音等;北段著名的有三世佛窟、无忧花树佛、弥勒佛窟、三身佛龛、菩提像窟、卢舍那佛龛和清代的藏佛洞等,汇萃了从南北朝、唐、宋到清代的石刻作品,雕刻精细,造型优美,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大云洞在千佛崖的中心,高3.8米,宽3.6米,深10.6米。窟的正中是弥勒佛立像,肩宽体胖,圆脸弯眉,袒腹含笑,坦然无忧。像的后边是锥形的石壁,两边雕刻有众多的小龛及排列有序的菩萨像,左右壁凿出两个深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共七尊造像。南北两壁采用半圆雕法,刻出观音148尊,均华冠盛服、脚踏云莲,气势不凡。 大佛洞和三圣龛内的佛祖容貌清秀,眼小唇薄,通肩的佛衣折褶直线阴刻,有软而薄的质感。胁侍突额高鼻,唇沟深陷,表情淡雅;头上两髯高耸,两耳各悬有一条飘带,帔肩搭交于腹前。从莲台、佛龛、蚊龙拱眉等造型特征来看,都与其他龛窟的风格不同,当是南北朝时期的作品。大云洞右侧三圣龛窟中有南朝梁天成元年(555年)的文字题记,窟的中三龛造像,面相古朴,衣饰典雅,与大佛洞的造像相似,同属于千佛崖最早的造像。 莲花洞因为藻井的正中有一朵直径1.2米的莲花而得名。莲花周围的牡丹是宋人所绘,莲蓬绘成中国道教的“八卦太极图”。洞的东、北、南三壁各雕造一个大龛,内刻一佛二胁侍,佛像方脸宽肩,身着圆领通肩的大衣,外披袈裟,袒右肩,背后有桃形的光环。三龛的空隙处又造佛、罗汉、观音等96个小龛、130多尊。睡佛龛中,释迦牟尼侧身而卧,神态安详,像身后的众弟子,有的捶胸,有的恸哭、抽泣,各具姿态、表情各异。两端各站立一菩萨,背依婆罗双树,树干上各有一蟠龙。窟龛的北壁浮雕有两组佛“0金棺”的故事。此龛是唐代石刻造像的杰作。 千佛崖还有许多小龛,雕凿细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如身着胡服的乐工、随曲飞舞的飞天、胁生双翅的飞人、身着销甲的勇士,以及各种飞禽走兽、神话故事等等,内容十分丰富,是研究中国古代石窟艺术的宝库。 1961年3月,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 保护范围:从千佛崖摩崖造像中心区起,东至岩背外扩150米为界,南至易地湾为界,西至嘉陵江江边为界,北在重点保护区基础上外扩200米为界。 建设控制地带:从千佛崖摩崖造像中心区起,东至岩背东电视塔为界,南至易地湾南100米为界,西至嘉陵江西岸西侧的河滩地为界,北至加油站为界。 2.观音岩石窟(利州区) 保护范围:东至摩崖造像标志处外延80米;南至嘉陵江河滩;西至看管房外延160米;北至造像岩面顶边沿外延2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东、南、北外延30米,西外延600米。 地址:广元市利州区嘉陵江东岸千佛崖风景区 类型:洞穴古迹 游玩时间:建议3-4小时 电话:0839-3231480;0839-3290080 开放时间: 9:00-17:30 |
竹子溪湿地公园 | 竹子溪湿地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竹子溪湿地公园处于生态自然人文资源丰富的赤化镇,这里山水相依,竹林相映。竹子溪湿地公园分为一带五区。“一带”为竹子溪湿地景观游憩带,以“湿地骑行、健康活力”为主题,通过绿道将自然人文景观很好地串接,使山、水、竹、人家融为一体,实现亲水、生态的田园湿地游。“五区”包含综合服务区、湿地景观保育区、田园竹韵休闲区、生态农场体验区、花香养生度假区。 竹林中,一阵风吹过,恍惚间,分不清是风的嬉戏还是竹的细语。 卸下奔波的疲惫,如古人般惬意品味竹之美。 竹林是夏季避暑的圣物,是闷热天气的降热良方,是抚平烦燥心情的一贴制冷剂。 静听竹林流水声,轻松明媚的,是心情。 置身于这竹林掩映的情境中,像是隔绝了外界的炎热闷燥,在潺潺流水间听着竹林的声音,竟忘却了时间的流逝,只剩下惬意与凉爽。 竹子溪,一把摇椅一片树荫,乘风纳凉,给你的心灵一个宁静的归处! |
皇泽寺摩崖造像 | 皇泽寺摩崖造像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皇泽寺摩崖造像始凿于北魏晚期,历经北周、隋、初唐、盛唐的不断雕凿,至中唐时期趋于衰落,持续时间300多年。现存造像57窟龛、大小造像1200多躯。现存重要洞窟除前述的12号、13号外,还有15号、28号、38号、45号、51号、55号、56号等洞窟。这些石刻造像对研究四川地区佛教的传播路线、造像题材和风格、人们的宗教信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非常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1961年,国务院将皇泽寺摩崖造像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皇泽寺摩崖造像在寺院的后面,镌造于临江的绝壁之上,共有自南北朝至宋、明时期的造像一千多尊,主要的石刻龛窟有中心柱窟、大佛窟、五佛亭石龛、则天殿石龛等。除部分分布在写《心经》洞区、五佛亭区外,大都集中在大佛楼区。 大佛楼又叫大佛石窟,原本无楼,是则天殿背后依山摩崖造像石窟。该楼初建于清代道光年间,后因年久失修已坍塌。现所见之楼,是1980年国家文物局拨款所建之新楼,由著名书法家李半黎先生题书“大佛楼”三字匾额于楼上,故习称“大佛楼”了。 中心柱窟 位于则天殿之上、大佛楼左侧的中心柱窟(45号窟),为皇泽寺造像年代最早的一处,也是四川地区唯中心柱窟 一的中心柱窟。 中心柱窟又名塔庙窟、支提窟,深2.76米,宽2.6米,窟约13立方米,窟室方形平面,平顶略弧,窟中央立方柱,由窟底直通窟顶,三壁各开一大龛两小龛。 中心柱是一根完整的石柱,又是一座造型精美的经塔,由塔基、身、顶三部分组成。第一、二层四面各凿一龛,龛中凿一佛二菩萨三尊像。这些佛龛造像,刻法古拙质朴,坐佛褒衣从正面敞开,下缘垂于台座下;左右侍立菩萨,发作双髻,长裙曳地,阔幅天衣于胸前作V形交叉于双肩成双角若翼。 三面石壁上三大龛内,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佛像均身躯颀长,菩萨则面颐丰润,通身无璎珞,造像坚挺有力,富于体积感。三壁上部饰千佛。中心柱窟始凿于,但三大龛内的造像为后代改凿。 大佛窟 中心柱窟旁,是皇泽寺最大的一龛造像,即大佛窟(28号窟),此窟最初是隋文帝第四子(蜀王杨秀)所大佛窟 开,但成于初唐。大佛窟为马蹄形平面、穹隆顶式窟,高7米,宽6米,深3.6米,龛内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七尊像,龛后壁浮雕人形化天龙八部。 主佛为释迦牟尼(一说是阿弥陀佛),高约6米,立于莲台之上,左手曲举胸前,右手施无畏印,体态雄健魁伟,表情庄严肃穆。可惜的是他的手指在“文革”期间被毁坏,现在看到的是重塑的。大佛背后刻有“天龙八部”,在变化多端的彩云中若隐若现,十分生动。 主佛左右侍立迦叶、阿傩二弟子。迦叶袒右肩,左手执香炉,右手握拳下垂;阿傩左手捻串珠,右手上举,拇指中指相并。 外侧观音、大势至二位菩萨,也都刻得眉目清秀,端庄慈祥。左右0、金刚、力士等造像,惜风雨剥蚀,已面目难辨,但所见一肢一臂,仍旧雄姿英发,形态不凡。大佛窟供养人 这座石窟内刻有一“供养人”像,在全国“佛界”中再也找不出相同的面孔。他高0.67米,身着官服,头戴唐制双翅官帽,双手合掌跪于佛前虔诚祷告,在大佛足下,显得卑微而又渺小。据张大千老先生考证认为,此“供养人”应为被废后的唐中宗李显,因希求复帝,以取悦母后武则天,正为其母祈祷。另一说法为章怀太子李贤。因李贤曾令范晔诠译《后汉书》,有影射皇权旁落之嫌而得罪于武则天,被废为庶人;后李贤奉令监造皇泽寺时,令石工将自己的像雕于大佛脚下以示忏悔请罪。 大佛窟规模宏大,布局合理,造像精美,是皇泽寺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雕刻技艺最精湛的洞窟,也是我国初唐时期佛教造像艺术的代表作品。 五佛亭石龛 五佛亭是以五个石龛雕刻而得名的,其中一号石龛较大,主像释迦牟尼体态适度,身披袈裟,衣纹纤细流畅,如轻纱透体,极富质感。左右的菩萨像,身材窈窕,面容秀丽,头束发髻,戴着珠环宝冠,胸前挂饰璎珞,身披纱络,下着罗绮,显得体态轻盈潇洒,这是此地造像珍品中的珍品。此外还有雕刻精细的牧牛画、舍利塔等。 写《心经》洞造像 皇泽寺寺内的写《心经》洞中,保存有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手书的-题刻。唐代宗初年,颜真卿为利州刺史,曾写《心经》一卷,刻于此处,因此俗称写《心经》洞。 写《心经》洞洞区有造像,分布于巨石三面,共计19龛,东面主要雕刻经幢和六道轮回的内容;西面造像常年埋于土中,2005年春在基建过程中被发现,主要内容为三世佛及释迦、多宝佛的题材;南面12号、13号洞窟为武则天的父母武士彠、杨氏开凿,时间为贞观二年(628年),这个时间与武则天出生的第三种说法相符,因此,这两个窟可能是为武则天的出生祈福所开,窟内现存有武氏夫妇礼佛图一组,弥足珍贵。 |
千佛崖风景区 | 千佛崖位于四川广元市城北5公里的嘉陵江东岸,与皇泽寺隔江相望。千佛崖是四川境内规模最大的石窟群,1961年4月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佛崖摩崖造像始于北魏时期,历经了近1500年,在高45米,南北长200多米的峭壁上,布满了造像龛窟,重重叠叠13层,密如蜂房。现存龛窟400多个及大小造像7000余躯。全崖造像以大云洞为中心,分南北两段。南段龛窟有:大佛洞、莲花洞、牟尼阁、千佛洞、睡佛龛、多宝佛龛、接引佛龛、供养人龛、神龙大佛、如意轮观音、单身佛窟等;北段龛窟有:三世佛龛、无忧花树窟、弥勒佛龛、三身佛龛、节行僧龛、菩提像窟、伎乐天人窟、地藏王龛、力士龛、卢舍那佛龛、十一面观音像、阿弥陀佛龛、飞天窟、清代藏佛洞等。 导览 大云洞 居于千佛崖中心位置,规模最大,共计造像234尊,左右两壁雕有148尊莲花观音像,窟正中一大佛立像为弥勒佛。唐天授元年 (690年),武则天正式登基时,白马寺法明和尚薛怀义等12名和尚为迎合武则天当皇帝的需要,撰写《大云经》呈武则天,称武则天是弥勒佛降生,应代替李 唐做皇帝。武则天看后大喜,亲笔作序,颁布于天下,且令各州要营造大云寺以珍藏《大云经》。因武则天生于利州(广元),当地百姓就在千佛崖造大云洞,并且 刻了这尊弥勒佛立像和后壁龛中二圣——高宗李治、武则天。 地址:广元市利州区嘉陵江东岸千佛崖风景区 类型:洞穴古迹 游玩时间: 建议3-4小时 电话: 0839-3231480;0839-3290080 开放时间: 9:00-17:30 门票: 门票50人民币 |
四川南河国家湿地公园 | 四川南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四川南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嘉陵江一级支流南河与万源河交汇区域,总面积111公顷。公园始建于2006年,2009年12月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2013年10月通过验收并成为国家湿地公园。 公园内有南河、万源河两大自然水系,有北湖、中湖、南湖、对望湖四大人工湖泊,有1.3万平方米的退耕梯田,有登山广场、南山观景台等3处蓄水库塘,有7条连接河流、湖泊、库塘、梯田的生态小溪。长江一级支流嘉陵江从公园西侧擦肩而过,带来了高山的呼唤与大海的深情,增添了公园的水姿、水韵。在建设初期,政府投巨资在公园东西两侧的南河水系上建立的两个人工调控充气拦水橡皮坝,可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湿地物种的生存需要,调节水位。除了河河相连、河湖相通,自成体系的地表湿地水系以外,公园还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在丰水季节,公园随处可看到地下水渗出。公园发达的湿地生态水系,灵动的水景水貌、水韵水姿,是我们建设国家湿地公园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依托。 除了丰富的湿地水资源以外,公园独特的资源优势还表现在湿地保育区有占地1万多平方米的10余个野生鸟岛和鸟岛周围约300万平方米的适合水鸟生息繁衍的浅水河滩地。野生鸟岛通过天然内河与公园陆地相隔,不受任何人类活动干扰,有利于对水鸟及水鸟栖息地进行有效保护。 公园建成以来,以其优质的生态环境、灵秀的自然风光和独具魅力的湿地特色,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更是当地市民休闲健身、亲近自然的不可多得的去处和中小学生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 |
凤凰山公园(东山公园) | 凤凰山公园又名“东山公园”,是广元老城区内一座集休闲、娱乐、文化活动、体育锻炼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免费向市民开放的综合性公园, 凤凰山公园目前主要有凤凰楼、凤凰书吧、静园、游乐场、动物园、映月池、木双亭、梧桐栖凤广场等主要景点。广元市城标-凤凰楼位于园内巅峰处,被誉为“川北第一楼”。园内目前还有较多的儿童游乐设施和广元唯一的动物园,成了孩子假日玩耍必去的目的地,同时园内绿树成荫,也是成人夏季避暑好去处;园内的集中展现的女皇文化,也成为外来旅游观光人士了解、走进广元文化必去之处。 广元凤凰山公园已从2012年起用5年左右时间,进行大规模改造,以进一步提升公园的公共服务能力,满足群众休闲娱乐健身需求。 改造后的凤凰山公园不仅主题更加鲜明,还将划分成文化主题区、游乐健身区和生态休闲区三个区域,以满足不同游客的游览需求。 地址:广元市利州区蜀门北路1段蜀门市场对面 类型:城市公园 游玩时间: 建议2小时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
南河湿地公园 | 四川广元南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嘉陵江一级支流南河与万源河交汇区域,核心区东至景观廊桥,西至老鹰嘴大桥,南至南山台地,北至滨河北路,面积111公顷,其中水域面积68公顷,占公园总面积的61.26%。公园于2006年3月开始建设,2007年元月建成正式向市民开放,2009年12月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2010年9月在第四届长江湿地保护网络年会上获得了“长江湿地保护与管理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2年8月被成都理工大学列为本科生教学实习基地和研究生工作站,2013年10月被国家林业局正式授予国家湿地公园,成为四川省第一家国家湿地公园。 景点位置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南河湿地公园 |
广元白龙湖 | 白龙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川、陕、甘三省交界地区四川盆地北部广元市境内,地理坐标东经105°20′—105°38′,北纬32°30′—32°45′。1993年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审定公布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4年1月由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面积416.3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78.8平方公里。 景区风光如画,气候宜人,人文古迹众多,置身其中,如入仙境。湖区青山环抱,湖面烟波浩渺,峡谷山回水转,岛屿若隐若现,奇峰突兀,群山竞翠,瀑飞泉流,云蒸雾绕,形成幽、秀、险、奇的湖光山色。以阴平岛为中心,分为沙洲湖、刘家峡、龙洞峡、洛阳河、青草坪、景谷峡和宝珠寺七个各具特色的景区,有“沙洲日出”,“碧水丹秋”,“双峡环流”,“黄峡探奇”,“栈桥夜月”,“西港飞虹”等十大景观和五十多个景点,是最理想的游览、渡假、会议、疗养和水上运动基地。景区溶洞众多,洞中遍布石钟乳、石柱和石笋,形态各异、变化无穷,有鬼斧神工之妙、虚幻迷离之奇,让人留恋忘返;景区人文古迹众多,有三国时代古战场白水关遗址,北魏阴平国遗址,诸葛亮出师祁山的后勤基地“木牛流马山”,魏国勇将邓艾裹毯而下的“摩天岭”,偷袭江油灭蜀取道的“阴平古道”等,置身其中,恍如身临古战场。景区山体连绵、植被繁茂,生存着大量珍稀动植物。近年形成的白龙湖景区10万亩油橄榄种植基地,不仅让白龙湖景区成为了名符其实的“中国油橄榄之乡”,更进一步完善了景区的生态环境,为景区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白龙湖风景名胜区交通十分便利,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以白龙湖为中心,把剑门群峰、翠云长廊、昭化古城、皇泽寺、千佛崖、唐家河、鼓城山、七里峡、天曌山等著名景区连在一起,形成独具特色的川北旅游片区,又是九寨沟、黄龙风景区的东大门,是连接以西安为中心的川西景区的天然纽带。景区距广元城区19公里,距G5高速昭化口和宝成铁路线昭化站10公里,距广元飞机场11公里,国道212线横贯景区。新建成的G75高速在景区设有姚渡、木鱼两个出入口,兰(州)渝(重庆)铁路姚渡镇平原站距景区仅5公里。 地址:四川省广元市市中区东坝新民街37号 电话:0839-3270880 |
来雁塔 | 来雁塔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利州区来雁塔 景区分类:人文景观,历史遗迹 最佳时机:四季皆可 招牌景点:经成绵广高速公路到达广元,路况良好。 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向东外延200米,向南外延300米,向西外延300米,向北至108公路南侧路基。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0米。 |
嘉陵江 | 嘉陵江在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嘉陵江发源于山下宝鸡,300多公里从陕入川,到四川广元市纵贯南北,沿江风景不错,地产开发红红火火的。 景点位置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 |
剑门蜀道 | 剑门蜀道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绵阳地区。是在连绵不断的秦岭、巴山、岷山之间,以“蜀道”为纽带的风景名胜区。1982年被定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蜀道”是从陕西汉中、宁强入川,至广元、剑阁、梓潼的古栈道,绵亘150公里余。沿线地势险要,风光峻丽。“蜀道”中分布着众多的名胜古迹,有朝天关栈道、三国古战场遗迹、武则天庙皇泽寺、唐宋石刻青佛岩、剑门关、古驿道翠云廊、七曲山大庙、李白故居等。它是一条自然风景与人文历史胜迹并茂的“旅游热线”。 剑门关,72峰绵延起伏,形如利剑,直插霄汉,古称“梁山”、“剑山”,是蜀北屏障,西川咽喉,素获“天下雄关”之称,古为兵家争夺之地,有极高的军事价值。主峰大剑山,海拔1200米,山顶有建于宋代的古庙——梁山寺,沿途可饱览石门关、石笋峰、穿洞梁、仙女桥、舍生崖等景观。 皇泽寺在广元市西,原名“乌奴寺”,亦称“川主庙”,因唐代武则天出生广元,后改名“皇泽寺”。今寺为清代建筑,有大佛楼、则天殿、小南海、五佛亭、吕祖阁等。则天殿有武则天石刻坐像一尊。中层石窟,保存着南北朝、隋、唐、宋时期造像1203尊,飞天起舞,神态各异,堪称古代造像艺术精品。 朝天观栈道是古代川陕之间著名蜀道遗迹。朝天关山险水急,其北为清风峡,下行为明月峡,在两峡的峭壁上可见上、中、下三排石洞,在中排孔洞察以木枋作为梁架,上铺木板为路,下排石孔插以撑木,支撑中层梁架,上排石孔插以木枋,搭遮雨板。两处栈道保存完好,山景秀丽,大可饱览古代蜀道“飞梁架绝岭,栈道接危峦”的风光。 翠云廊在川陕公路两侧,古柏夹道,青仓一色,素有“蜀道奇观”支撑。这些古柏,大可合抱,形如苍烟,或背负悬岩,或耸立山头,或在路旁,形成一条绿荫覆盖的“翡翠长廊”。 地址:剑门古蜀道,以剑阁古城为中心,向北至朝天区朝天镇朝天峡(又名明月峡),南至绵阳市梓潼县演武镇,全程二百余公里。 类型:国家公园森林山古迹古道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开放时间: 8:00-18:00 门票信息: 门市价:100.0元 |
战国木牍文化生态园 | 战国木牍文化生态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青川县城战国木牍文化生态园景区以战国墓葬群遗址、青川县博物馆、感恩奋进墙以及郝家坪所在的桅杆梁为创建核心区,形成万年青川、感恩文化广场、感恩奋进墙、郝家坪战国墓葬群遗址、博物馆、感恩阁、感恩桥、木牍之光广场、人民公园、银杏公园等“十大景观”,辐射带动张家村、茶树村、大沟村,其中核心区的面积约0.12平方公里,“十大景观”贯穿了县城全域。 景区范围内蕴含独特的山水环境、文化资源和城镇景观,是迄今为止发掘战国木牍最早的遗址地、汶川特大地震感恩文化集中展示地、川陕甘交界处民俗风情体验地、秦巴山区最佳生态养生度假地。景区人文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战国木牍文化、地震感恩文化、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等众多文化相互交融,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郝家坪战国墓葬群”等景观景点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薅草锣鼓”、二面麻柳叶和牛灯等民俗表演。 青川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全国最具魅力生态旅游县、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荣获中国国家旅游·劲旅奖2016年度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称号。 (1)景观特色化。以战国木牍文化为主题,以县城老城区为核心域,将木牍文化、生态文化、感恩文化等元素融入城市广场、景观雕塑等建筑,相继建成万年青川、感恩文化墙、木牍之光广场等10个特色景观, (2)设施标准化。提高景区可进入性,完善乔木快速通道和金子山至县城道路,新建、改建生态停车场14处,开通景区公交车4路。完善影视厅、监控室、投诉办公室、购物区等服务功能区,规范设置导游全景图、导览图、标识牌、景物介绍牌以及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等标识标牌。 (3)管理规范化。统筹管理景区旅游资源,形成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保护、统一管理、统一营销的管理格局。严格控制旅游区内特别是周边建设项目,拆除景区核心区不协调建筑,整治景区核心区及周边建筑风貌。 (4)服务人性化。积极开展景区质量、营销、安全、导游、卫生、环保、统计等业务知识培训,提升景区工作人员整体服务水平。建设具有独立域名的景区网站,加强游客意见收集和投诉处理,近三年投诉处理率和游客满意率均达100%。积极进行业态引导,规划打造特色小吃、地方特产、手工艺品等特色街区,规划“创业一条街”“双创空间”为集中美食区和购物区。 |
苍溪梨文化博览园(苍溪梨博园) | 苍溪梨文化博览园(苍溪梨博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苍溪,被称为梨乡,可见她不只是我们的家乡,也是梨的家乡。梨早于我们,来到苍溪,一落脚,就不想走了。经过数万年的自我繁衍,经过数千年的人工培育,已有30多个品种的梨扎根在了之片土地。唐武宗、康熙等历朝帝王,杜甫、陆游等文人墨客,或对苍溪梨大加赞赏,或留下千古不朽的诗篇。正是因为苍溪梨品种繁多,而且品质优良,梨乡人在嘉陵江边给梨建起了一座真正的大观园。这就是闻名蜀中的苍溪梨文化博览园。 苍溪的梨文化博览园占地300多亩,内设有梨文化展示区、梨乡民俗与农耕体验区、梨休闲养生文化区等三个各具特色的主题区。梨文化展示区内有梨祖文化园、百年老树园、雪梨认养园、雪梨新品园、世界梨品展示园和梨文化博物馆。梨乡民俗与农耕体验区内有梨乡农耕种植园、梨乡乡土果树品种园和梨乡民俗展示馆。梨休闲养生文化区仙有梨花伴月台、梨休闲养生茶吧、雪梨赋与梨乡雕刻工艺品展示馆。春季,你可来这里赏如海的雪梨花;秋季,你可来这里品正宗的苍溪雪梨。夏冬呢,你可一睹园内浓缩的中国梨文化,观苍溪的民风民俗,体验农耕文化与现代科技文明在此的完美融合。 苍溪梨文化博览园现种植世界各地名优梨品42种,梨树11000株。近代伟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蒋介石等人所品尝过的苍溪雪梨,均产自该园区。除此之外,梨文化化博览园的产品还远销日本、朝鲜、越南、印度、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苍溪的梨文化博览园因此成为集科研、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农业旅游景区。2006年,梨文化博览园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嘉陵江色嫩如蓝,凤集山光照马衔。杨柳梨花迎客处,至今时梦到城南。”如果大诗人陆游再到苍溪,看到今天如此规模的梨文化博览园,他一定还会欣然命笔,写下新的《梨花诗》。 地址:广元市苍溪县陵江镇红旗桥村 类型:植物园 等级:AAA 开放时间: 9:00-18:00。 门票: 门票20人民币 信息来源:县政府信息中心 信息来源:县政府信息中心 |
苍溪红军渡 | 红军渡·西武当山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苍溪城东南3公里处的塔山湾嘉陵江畔有一古渡口。这里依山傍水,地势险绝,山岩陡峭,林木葱笼。嘉陵江由北而南,逶迤而来。波涛拍岸,江山如画,景色宜人。这就是闻名遐迩的红军渡。 1933年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为配合中央红军北上抗日,奉命渡江西进。-军阀田颂尧部纠集53个团的兵力,在长达200公里的江防线上重兵把守,严密布防,妄图凭借嘉陵天堑,阻我西进,伺机围攻四方面军,为粉碎敌人的阴谋,贯彻中央“渡江两进、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红军以塔子山为主渡口强渡嘉陵江,向敌人展开猛烈的攻击。大军西进,势如破竹,-惨淡经营的江防,一夜之间土崩瓦解。红军挥师北上,踏上新的征途。 新中国成立后,为缅怀红军将士的英勇业绩,纪念红军胜利渡江,苍溪人民将塔子山下的渡口命名为“红军渡”。1980年7月,“红军渡”被省人民政府确立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八一”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六十周年之际,一座雄伟的红军渡江塑像耸立在嘉陵江边,给这片渗透红军鲜血的英雄土地增添了新的风采。 塑像系紫铜板冷锻制成。高9米,长13米,生动再现了红军渡江的战斗场景。塑像底座由黑色大理石砌成,-元帅挥毫题写的“红军渡”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镶嵌在黑色大理石上,格外光彩夺目。底座上是三名红军战士和二名赤卫队员的半身塑像。他们怒目圆睁,双唇紧闭,机警地注视敌情。仿佛当年波涛汹涌,江风呼啸,杀声震天的情景再现。英勇的战士冒着敌人的炮火,飞波逐浪,勇往直前。整个塑像,如脱弦之箭,似凌空飞鹰,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现在,红军渡和附近的武当山、崇霞宝塔等景点一道开发建成了风景区。进入景区,塔楼亭台,掩映在绿荫之中;挺拔的塔松苍翠欲滴,葳蕤的万年青长伴忠魂。红军纪念馆和碑林展示了红军当年的英雄业绩。登上红军渡,驰目骋怀,但见云山苍苍,江水泱泱,让人赏心悦目,逸兴遄飞。这片融入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于一体的景区,正受到众多旅游者的青睐。 地址:广元市苍溪县陵江镇红军村 类型:纪念碑纪念馆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839-5281001 门票信息:免费开放。 交通:苍溪县城东南3公里处,步行或者出租都可到达苍溪红军渡 |
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青川地震博物馆) | 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青川地震博物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科普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地裂山崩,媲美九寨前生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本次地震首破点起于汶川映秀,止于青川东河口,烈度10度。青川县地震灾害遇难4697人,失踪124人,受伤15489人,垮塌房屋135万间,25万人无家可归,直接经济损失达500.8亿元。 东河口地震遗址,是本次震灾中地质破坏形态最丰富、地震堰塞湖数量最多最为集中、伤亡最为惨重的地球应力爆发形成的地震遗址群。遗址群带从关庄镇沿青竹江经红光乡东河口、石板沟至前进乡黑家,沿红石河经红光乡东河口、石坝乡董家至马公乡窝前,成“Y”型布局,集中连片分布近50平方公里,红光乡东河口村、石坝乡青龙村、马公乡窝前村、和苏河乡三凤村等四大地球应力爆发形成崩塌现场,依次展示了地震造成的崩塌、地裂、隆起、断层、褶皱等多种地质破坏形态。 山体运动造成的滑坡和泥石流,数月间在当地丰富矿化资源的作用下,沉淀出石板沟、东河口、红石河等地区36个形态各异、美轮美奂的堰塞湖,湖水已呈现出深绿、天蓝、金黄等五彩斑斓、碧波荡漾的秀美风光,形成了世间难得的旷世奇观,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相关地质专家考研后认为,地震遗址是“山崩地裂形成的自然风光奇观,与今日九寨沟美景的前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对大自然的崇尚,对逝者的慰藉,全世界关注的龙门山地震断裂带东河口,这里有着最强烈的心灵震撼,探索来自大自然最深处的能量爆发点,见证和体验灾区人民如何战胜灾难,相信会成为您一生中最难忘的科普之旅、探秘之旅、爱心之旅、祈福之旅。 地址:广元市青川县关庄镇红光乡东河口村 类型:博物馆纪念馆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839-7705009 开放时间: 9:00-17:30 门票信息: 门市价:50.0元 博物馆公共展厅无需费用,讲解费,10人以上50元一批,10人一下30元一批,要进三个体验厅需要另购门票,通票50元 信息来源:中共青川县委 青川县人民政府 信息来源:中共青川县委 青川县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