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四川省 >>德阳 >> 什邡市

什邡市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慧剑寺

慧剑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慧剑寺位于四川省德阳市什邡五公里的回澜镇境内。寺庙占地76亩,坐北向南,呈长方型。采用古代传统建筑的庭院组群布局,运用均衡对称方式。寺庙建筑,全是木、石、土混全,工世精巧。殿宇楼阁的门、窗梁柱、卷檐枋楣,斗拱藻井、天棚壁面,均施彩绘,凌空的房檐屋背上,皆置从龙蛇虬兽,花鸟鱼虫,再衬以参天的栅楠,可谓辉煌。  “宋淳熙十六年(1156年)十一月,邑人淳于震,放梦紫衣比丘,来此募化,交日随父入寺,见僧真常,公所披之衣,所出之簿,所化之端(缘),所颂之偈,悉与梦符,你子惊然,以为异事。遂施稻田若干亩,助僧建楼于桥,并亲记其事”。这便是应梦楼的来历。还说,不数年,僧真常圆寂,而淳于震官登显位,任转运使,全应了梦。此事被传得神乎其神。致使数百百以外跋涉至此求神应梦,有人干脆就在这应梦楼住下了,那雕花木炕,果然又让人做了不少好梦。  慧剑寺采用古代传统建筑的庭院组群布局,运用均衡对称方式。寺庙建筑,全是木、石、土混全,工世精巧。殿宇楼阁的门、窗梁柱、卷檐枋楣,斗拱藻井、天棚壁面,均施彩绘,凌空的房檐屋背上,皆置从龙蛇虬兽,花鸟鱼虫,再衬以参天的栅楠,可谓辉煌。  寺庙占地76亩,坐北向南,呈长方型。采用古代传统建筑的庭院组群布局,运用均衡对称方式。  还有一个吸引人的区别于其他寺庙的精彩部分,那就是慧剑寺的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和人间烟水味。  寺前幽租掩映,照壁当门,正门书刻“慧剑寺”三个金字。入寺有林荫覆盖的石板通道,至赏花亭,亭下有金鸭池,亭之四壁多有名人题咏,亭前横溪,巨石为桥,名为虎溪桥,桥上建有应梦楼。  古朴深阔的天王殿,翅檐凌空的觉皇殿,三十三身变化的观音殿,法像庄严的大佛殿,琉璃光玉的祖师殿,还有藏有五百余册经卷的知名人字画的藏经楼,还有重殿两侧,享有艺术长廊美称的罗汉堂,那518尊罗汉,造型生动,神态逼真,完全可以与罗汉寺媲美的。  慧剑寺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特点为夏雨冬阴,云雾多,日照少,年温差不太大的暖温环境,年平均气温在13°—17°之间。由于它位于龙门山麓,平坝和山区属于两种不同的气候带类型,平坝区为盆西气候带类型,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偏少,四季分明,常年年平均气温为15.9℃高低相差约15℃—16℃之间。山区属温湿森林气候带,特点是冬季长,夏季短。全年年平均气温在14.9℃以下,温度低于10℃的全年有140天,夏季凉爽,温度在22℃以上者全年仅有10天左右,全年的平均气温14.9℃以下。  赞诗  苍松翠竹倚云边,古寺萧疏别一天。  井底虚含三尺影,楼间谁卜五更眠。  闲游佛地心多静,醉坐禅龛语不颠。  才听钟声声又歇,真谛何处自悠然。  知识妙联  崇益题什邡慧剑寺。十道:谓不杀生、不偷盗、不邪行、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邪见。  什邡慧剑寺。八正:指八正道,亦称八支正道、八圣道分、八船、八筏等,佛教谓之为八种可以使人达到觉岸与涅槃境界的正确途径。为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六通:谓六种三乘圣者所得之神通。即-通、-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佛家诸说于六通名称、次第略有差异。法护龙天,十方摄归中土;宗承禹祖,一口吸尽西江。月在心头,光涵舍利子;龙潜海底,静养牟尼珠。八正门开,见舍楞严己传三十五;六通教演,只因龙树何止万二千。  药王会:药王,本地一般指神农氏,传说神农尝百草,首创医药。也有尊名医扁鹊为药王的,医家又把名医孙思邈尊为药,各有传说。什邡蓥西镇下火神庙有神农氏像,上裸,下衣树叶,手持灵芝百草。办药王会时,则另用红袍木偶供出驾用。祀已工代赈左边,配有寝宫及夫人神相,宛如生人。每年四月二十八日中午旗幡对对,锣鼓喧天,以彩桥抬药王神像,-过市。至期,川西内属各县及省城金玉、百货、匹头等八大行帮,齐来赶会。蓥西为什邡盛产叶烟之乡,土产成交更是繁忙。蓥华山香会:蓥华山有新、老之分,均为岷山山脉九顶山系的一支。山势巍峨,峰峦秀丽。“蓥”、“蓥”字其意相通,指峰顶常积瑞雪,晶莹闪耀于天际,如琼华怒放,蓥华山亦因此得名。传说大禹生于刳儿坪,出洛水遇阻,有蓥华夫人相助,故名蓥华;咖说,明代高僧明本禅师成道坐化此山,称蓥华祖师。每年六月六日为会期,本县和外地来朝香会者络绎不绝。  传说及遭遇  关于慧剑寺,还有一个传说。说唐玄宗时(公元713年),广汉有农妇生一小孩,下地时双拳紧握不开,有游方僧人见而开示,小儿才张开双手,掌心各有一字,左“波”右“仑”,遂以波仑为名。  后来他出家为僧,道行高深,人称波仑禅师。此事被唐玄宗李隆基闻知,召见于长安,赐以金剑宝钵。波仑禅师显示神通,顺手将金剑抛入空中。那剑在长安城盘旋一周,竟先他而飞回什邡,插入寺庙内第二重殿井口。慧剑乃佛家偈语,皇帝又真的赠了一把宝剑,受得波仑又如此神通,寺以慧剑为名,是再好不过的了。由此,慧剑寺名声鹊起,遐尔闻名,烧香拜佛,游者如云。慧剑寺寺内的宋代画像和明代高手画的五百罗汉像。在“红八月”中,那些珍贵的古代壁画均被灰浆涂抹而彻底毁掉。  2008年四川地震,作为省保单位的慧剑寺在地震中保存基本完好,仅有零星破坏。  同年8月1日,四川省文物管理局再次组织邀请省内外的11家专业资质单位,就四川灾后文物抢救保护第二批技术援助事项召开对口技术援助会。这次灾后文物抢救保护工作第二批技术援助项目全部落实,四川省共有45个受灾文物保护单位被认领,青城山古建筑群、什邡慧剑寺和什邡龙居寺的维修方案编制由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援助。

什邡西部惊奇欢乐谷

  什邡西部惊奇欢乐谷简介   碧峰峡姊妹篇―西部惊奇欢乐谷位于成都西北的什邡市,坐落于著名的省级风景名胜区蓥华山内,距成都仅110公里,距什邡市60公里,是成都万贯集团继成功开发碧峰峡之后的又一力作。   西部惊奇欢乐谷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空气质量一级甲等,被誉为“天然氧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清新空气是您携家人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高山峡谷风景区四季景色宜人,景观壮美秀丽、雄奇险峻,尤以“五绝四海”著名,“五绝”即日出、云海、佛光、圣灯、花山;“四海”即云海、雾海、-、花海。    西部惊奇欢乐谷是西部首座主题公园与风景名胜相结合的第二代旅游产品。它由高山峡谷风景区、欢乐谷、中心康体休闲区三大部份构成。在欢乐谷引进了德国死海漂漂浴、温泉、4D电影、遨游太空、河谷高尔夫、机械狂牛、鸟园、神奇小屋(斜屋)、欢乐剧场、NB联赛、欢乐点球、胜利鼓场、虎穴迷宫、古宅冤魂(鬼屋)、欢乐熊猫、网吧等数十个游客参与的项目,充分体现了惊、险、奇、欢乐的主题,是真正集自驾游、观光游、探险、休闲、欢乐为一体的现代复合性旅游产品。    四川德阳

什邡龙居寺

什邡龙居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什邡龙居寺位于什邡市区西北23公里的湔氐镇龙居山麓,始建于隋,清康熙续修,至光绪三年。僧人月中、元钟师徒募化续修,全寺告成,规模和格局保留至今。现占地面积23450平方米,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  什邡龙居寺因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远近闻名。木雕、彩绘题材丰富,手法多样;砖雕、石刻造型生动,技艺精湛;楹联词句富含哲理,耐人寻味。“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为亏我;心田似海纳百川方见容人”为该寺名联。  什邡龙居寺历史悠久,《方舆胜览》、《蜀中名胜记》等典籍史书多有记载。因记载“后蜀王孟昶尝于夏日偕爱妃花蕊夫人来寺避暑”,故龙居寺有“蜀王消夏行宫”之美称,是川内少有的与后蜀相关的古遗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雌雄合一的古银杏,树冠如盖,绿荫蔽日,相传为花蕊夫人手植,它见证了龙居寺的千年沧桑。

洛水川主庙

洛水川主庙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川主庙是供奉、祭祀我国秦朝时期伟大的水利家李冰的祠庙。由于李冰在担任蜀守期间,在水利工程上的杰出成就,为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打下的根基,造福蜀地至今,历代帝王都对李冰赐有封号,宋朝时敕封的“川主”封号犹被人们所推崇。  李冰因治水的丰功伟绩历代帝王都加以封赐,到宋朝初年宋太祖赵匡胤封李冰为川主时,洛水地区的人民因李冰在龙神庙内制定了导洛通山蓝图,率先将“龙神庙”匾额换成了“川主庙”,因此,洛水的川主庙可称为“川主第一庙”。  什邡市川主庙位于洛水镇中心,建于清嘉庆年间,08年“5·12”地震期间,川主庙遭到了严重破坏,在德阳市道教协会钟至兴会长的多方呼吁下,川主庙的恢复重建,得到了当地各级政府及文物部门的重视和支持,经过数年艰辛努力,各项宗教生活设施得以完善,成为集传统文化、宗教活动、休闲于一体的宗教活动场所。

德阳李冰陵

德阳李冰陵为文化旅游景点。  德阳李冰陵简介  李冰和大禹一样,是因水而生的。大禹治水,历史太久远了,痕迹已成自然,而李冰的都江堰,朱李火堰,却赫然于世,年年月月造福于成都平原。  李冰陵园在什邡洛水镇章山。2200多年前,已近晚年的李冰,累死在什邡洛水的治水工地上。有专家考证,李冰本就是什邡人,属蜀山氏后裔,古今人们都落叶归根的习惯的,便不管怎样,能留驻一个伟大的英魂,章山有幸。   四川德阳

什邡大观音寺

什邡大观音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大观音寺位于元石镇箭台村八组,始建于明代,现存大雄宝殿修建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8年)。寺庙坐东向西,占地面积2452平方米,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现存建筑三座,依次为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其中前两殿破损严重,但古建筑构架尚存。第三殿大雄宝殿保存较好,为时任县令胡之鸿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8)捐俸助建。殿内存有什邡历史名人胡之鸿的题字和清嘉庆时期纪大奎题“离微不二”匾额。此外,大雄宝殿内还存有民国时期香案两个;天王殿墙上保存有“文革”时期朱色标语三则。该寺庙保存有较多的历史、文化、宗教信息。

什邡蓥华山风景区

  介绍  蓥华山位于什邡县城西北,距什邡县城37公里,离成都市区98公里,是以自然景观为主的高山风景名胜区。景区内以三跌瀑布最有特色。  蓥华山植被极好,有“蓥华叠翠”之美誉。著名的天鹅-,由面积近8平方公里的松杉林构成。蓥华山空气清晰度高,能见度大,少为云雾遮盖,可观日出、云海、圣灯、佛光和雾海。  交通  位于四川省德阳市下属的什邡市(方亭镇)城区西北,与绵竹、茂县、彭县九峰山景区相邻,成都汽车站有班车前往什邡。    四川成都

周氏宅院

  周氏宅院位于方亭街道办事处蓥峰南路社区,占地面积2950平方米。坐北向南,三进四合院布局,由门道倒座房、前院、中院、后院及配房和厢房等建筑组成,建筑面积2145平方米。院内建筑均为民国时期建筑。周氏宅原为什邡士绅周家仓祖上修建。1950年,周氏大院收归国有,农水站、县食品公司、市法院等单位先后使用,现无人居住。方亭周氏宅是什邡城区唯一保存完好的民国时期宅院,完整保留了民国时期当地的民居建筑布局和风格。

佛光寺

佛光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佛光寺始建于明代,坐落于什邡红白镇柿子坪村,清嘉庆年重建。寺内大雄宝殿为清代建筑。佛光寺座西向东,四合院布局。1968年破“四旧”后,只余正殿(大雄宝殿),面阔15.9米,进深7.8米,建筑面积124平方米。单檐歇山式屋顶,抬梁式屋架,雀替上饰卷云纹、博古纹等,金瓜吊柱,木柱覆盆式柱础。台基两侧踏道30级。具有较为重要的文物价值。

桂园桥遗址

  桂圆桥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什邡市城南桂圆桥。该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及石锛、石斧等重要遗物,是成都平原典型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器,而处于这一阶段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在成都平原乃至四川盆地寥寥无几,在什邡更是首次发现,并由此将什邡的历史向前推进了2000年左右。

什邡市博物馆

  什邡市博物馆座落于什邡广场,面积约5000平方米。分四个专题陈列,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现什邡5000年的历史文化文物。此外,特设临时陈列厅、学术报告厅(含历史课堂)、文化交流中心(含书画廊)、青少年互动体验空间等。什邡博物馆开放至今接待观众近25余万人,接待来自美国、法国、德国、法国、西班牙、韩国、日本、越南以及香港、台湾和内地专家学者200余人;是四川大学考古文博教学实习基地;是德阳市“古蜀文化发展普及基地”、“立德树人教育基地”、什邡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什邡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2016年,什邡博物馆市在四川省免费开放绩效考评中获评优秀。  服务事项 1、《章洛灵土 远古遗韵》 2、《落日余晖 载魂之舟》 3、《物华天宝 文光永耀》 4、《铭记》  地址 什邡市蓥华山路北段139号(什邡广场)  联系电话 0838-8101246 0838-8104615  服务时间 乘坐3、4、5、6路公交车到什邡广场站下  交通线路 上午9:30-- 11:30 下午14:30-16:30 每周一闭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高景关摩崖造像

  高景关摩崖造像位于蓥华镇雪门村,凿于清代。石窟坐南向北,分布于石崖龛室内,第一龛室高1.82米、宽3.5米,距地表0.3米,造像21尊,造像高0.24米,均结跏跌座,双手合十于莲台上。第二龛高0.7米,宽4.5米,为一佛二弟子侍立,高0.5米。另有石刻题咏二幅,全图高1.18米,宽0.9米。该摩崖造像生动,是研究本地清代时期宗教活动、服饰等内容的重要资料。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什邡关帝庙

什邡关帝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什邡关帝庙位于方亭街道办事处回龙街社区,坐北向南。始建于宋代,后历代续修,现存建筑为清代建筑。原有建筑包括重檐式山门、关帝殿、后殿,1991年因城市道路规划建设将山门拆毁,1999年因学校建设将后殿拆毁。建筑面积187平方米,占地面积276平方米。关帝殿建筑结构精巧,地方特色浓厚。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马祖文化·罗汉寺

马祖文化·罗汉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马祖道一(709年—988年)唐中宗景龙三年生于什邡两路口(现马祖镇)。他生性沉静,喜爱学习,为了寻找摆脱人世间痛苦的方法,他到什邡罗汉寺出家为僧后又去资中披剃,到渝州受戒于高僧圆律。他入佛门后一直学习禅宗北宗的修持方法一坐禅。后千里跋涉拜怀让为师,成为禅宗七祖怀让传法弟子,大力阐扬“顿悟说”。马祖道一被尊为禅宗第八代祖师,皈依在他门下的弟子达千人以上,得到他认可的有百余人,这些人大多都做了“一方宗主”,后来,禅宗逐步取得了中国佛教的垄断地位,远播朝鲜日本。

师古南华宫

师古南华宫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师古南华宫位于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师古镇回龙街,修建于1811年,现仅存戏楼和两侧厢房。戏楼坐东向西,南北两侧各有一座厢房,建筑面积773平方米,占地面积990平方米。戏楼和厢房均为两层,通高6米,底层高2米。师古南华宫保留了川西地区清代戏楼的建筑风格,是研究清嘉庆时期当地文化、社会风俗等方面的珍贵史料,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倒湾八卦谷古战场

  四川著名的三国古战场,古时剑南五关之一的白马关。白马关地处川西平原北部边缘,三国时称绵竹关,隋唐时称鹿头关,五代时始称白马关,沿用至今。作为古时蜀都的最后一道军事屏障,自三国起到清代止,白马关曾发生大的战事百余次。其中最重要的当属公元263年,诸葛亮的长子诸葛瞻、张飞之孙张遵率蜀军血战魏将邓艾壮魂于此,导致关破绵竹失,刘禅降蜀汉亡。而我们今天要去的,就是发生这场战争占地面积1000余亩的倒湾八卦谷古战场。  倒湾八卦谷最大的特点是:石奇、林幽,整个景区内古木郁郁苍苍,巨石形态各异。置身其中,仿佛进入原始森林,兴奋而又惊奇的心情油然而生。阳春三月,八卦谷内无名小花随风摇曳,偶尔一两声布谷鸟的鸣叫,更增添了山谷的宁静;盛夏时光,山谷内凉风习习,蛙鸣阵阵,听山泉叮咚,一份惬意自然涌上心头;深秋时节,鲜红的野果高挂枝头,金黄的树叶翩然而下叠满小径和山岗;隆冬之际,看万木银装素裹,孕育又一个春天。  游倒湾不需要从哪条路开始再到哪条路结束,你随便进倒湾就是一个起点,而走出倒湾便是终点。当然,如果您是第一次来的话,就不要贸然行走,因为倒湾的地形复杂奇特,熟悉它的人可以随处都是终点,不熟悉它的人就像钻进了诸葛父子布下的八卦阵,寻不到出路。  倒湾的地质构造可以追溯到大约两万年前,也就是白垩纪地质时代。当时天地洪荒,白马关所在地还是奇异的海底世界,砾石熔岩被冲击成无数沟壑,婉如这些岩石被海流逼到进退两难的境地。后来大海消逝,便形成一个个屏障,成为后来冷兵器时代的白马关古战场,也就成了我们今天游览的天然胜境——倒湾。与其说白马关有一个倒湾,不如说是倒湾成就了白马关。  说了这么多,您肯定会问,倒湾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前面已经提到,这里曾发生过一场举足轻重、生死攸关的大战,“危坡下距气如虎,鹿头忠魂白虹吐”。公元263年,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张飞之孙张遵、李恢之侄李球、黄权之子黄崇血洒鹿头山绵竹关(白马关),谱写出一曲悲壮雄烈的挽歌,刘禅降,蜀汉亡。指挥这次鹿头山绵竹关抗御曹魏军队的统帅就是诸葛亮47岁时所生、17岁时娶蜀汉公主为妻、第二年被提升为羽林中郎将的诸葛瞻,之后他不断升迁,直到担任他父亲诸葛亮曾做过的军师将军一职。公元263年,魏国征西将军邓艾、镇西将军钟会、雍州刺史诸葛绪等分三路伐蜀。蜀大将军姜维上表后主刘禅,请求派左、右车骑将军督率军队分头守护阳安关(今陕西阳平关)口以及阴平桥头,深得刘禅宠幸的宦官黄皓迷信巫术,认为敌军不会攻来,报告之后便把这份关系蜀汉生死存亡的紧急文书压了下来,导致朝廷群臣都不知道。结果邓艾攻来的时候,姜维被邓艾击败,只得返回阴平(甘肃文县)防守。于是邓艾率一批精兵强将从无人小道0阴平关,破江油关。等到诸葛瞻到达涪县时,前锋已破,尚书郎黄崇痛哭流涕的苦劝诸葛瞻立即固险防守,不要让敌人攻进来,而诸葛瞻认为时间仓促难以抗拒敌人,于是退到绵竹,在鹿头山绵竹关布兵防守,邓艾攻进涪县,派人送书信引诱诸葛瞻说:“如果你投降,我肯定向魏王-请求封你为琅琊王。”诸葛瞻勃然大怒,一气之下斩了邓艾的使者,登上鹿头山指挥蜀军与邓艾率领的曹魏军队进行决战,绵竹关前锣鼓铿锵、战马嘶鸣,杀声震天。然而,诸葛瞻匆忙从后方调来的军队多未参加过战斗,没有实战经验,虽然占据有利地形,但还是在魏军的凌厉攻势下渐渐不敌,绵竹关上血流成河,尸横遍野。诸葛瞻、张遵先后被魏军砍下头颅,蜀军将士大部殉难,绵竹关失守。而这里,也因蜀汉将士的不断倒下而得名“倒湾”。  道路两旁的红色小珠果名叫“野槟榔”。关于这些娇艳欲滴的野槟榔,这里还有一个传说:当年诸葛瞻率领的蜀汉将士在这里抵御曹魏军队,蜀汉将士大都阵亡,他们的鲜血染红了整个山坡,染红了这里的一草一木。后来,在这些将士们倒下的地方,长出了丛丛带刺的野槟榔。每年秋冬,这些野槟榔的枝头便挂满了串串火红鲜艳的珠果,放眼望去,山坡上红艳艳的一片,漫山遍野就像一片火的海洋。在这片红色里,依稀可见当年蜀汉将士血流成河的景象,再加上“槟榔子”的谐音就是“兵郎子”,于是,人们便说这些血红的槟榔是诸葛瞻及蜀国死难将士们的英灵所变。  倒湾的地形复杂奇特,怪石嶙峋,沟梁交错,石阵各异,深不可测,八卦谷形如迷宫,参天大树俊秀清幽,浑然天成的美景让人目不暇接,不愧为大自然的巧夺天工之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里应该就是马致远先生所描写的意境所在吧?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来到了一处景观,被称为“鸳鸯池”,大家可以看看鸳鸯池的格局,它是由一个旱洞和一个水洞组成,这边的旱洞和山岩背后的水洞是连在一起的,成双成对,所以被称为鸳鸯池。传说最早这里住着一只千年古蛙,它没日没夜的在洞里弹唱,所以这只古蛙又叫抚琴蛙。后来,洞干涸了,这只古蛙也就不见了。只是每每夏天到来,这里蛙鸣依旧,就像乐师的琴声一样。  这个地方好多奇形怪状的石头啊,它的名字叫“麓门五景”,“麓门五景”有哪五景呢?它们分别是:金猴拜寿、大象迎祥、天犬佑护、穿山甲罩、通天一线。大家可以试着将我们头顶的这些大石与我们的五景对号入座,看看你能不能找出来。其实也很简单,你们看,这是“大象迎祥”,大象的鼻翼微翘,是不是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呢?岩石上的穿山甲双目圆睁,仿佛正要穿山而过。崖顶的天犬斜卧着注视着下面,好像真的能够保佑我们平安幸福。山尖的金猴微微弯腰,拜寿的调皮样惹人发笑。再看看我们的“通天一线”,大家可以去观察比较一下,看看我们倒湾的“通天一线”跟峨眉山的“一线天”有什么区别。从我们倒湾的“通天一线”望去,天地连成一线,天真的只有一条线那么宽。  这里的石头形态各异,无论从哪个角度望去,都别有一番风味。请大家拍照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大家知道这块空地是做什么用的吗?可能一些熟悉三国故事的朋友可能都已经猜到了,对了,它是专门用来放战鼓的。想必大家都知道,古时候打仗都是先擂鼓,后冲锋。战鼓擂得越响、越有力,就越能鼓舞士气,这只军队赢的可能性就越大。可见,古时候打仗,鼓擂得好不好在一场战争当中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所以,这个地方就叫“擂鼓坪”。  一路走来,我们来到了忠魂峪,大家可能早就留意到了山崖边两个硕大的像骷髅一样的巨石了。关于这两个骷髅头,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当年血战绵竹关,当时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蜀军败北已成定局,但是诸葛瞻与张遵仍旧在敌阵中英勇杀敌,他们视死如归的精神令人动容,他们力气耗尽,身受重创,最终被擒,但是他们誓死不降,于是便被斩首,这里便是他们被斩首的地方。于是,他们的英灵便化作两个骷髅头一直在这里守望着昔日的战场,他们死不瞑目啊。所以,老百姓把这里叫做“千秋遗恨”。  出了“忠魂峪”,接下来我们要观赏的是“肝胆石”。大家请看,眼前的这一上一下两块石头便是“肝胆石”了。传说当时蜀汉军队大败,诸葛瞻宁死不屈,为了表示他对蜀汉王朝的忠贞,于是剖腹露出肝胆,后来他的肝胆便化作了这两块石头,才有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肝胆石”。“忠心垂环宇,赤胆照日月。”肝胆相照,忠心可鉴,令人肃然起敬。  其实这一路走来,我们不难看到,到处都有形态奇特的石头,除了已经命名的,还有很多是未命名的,大家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你觉得它像什么、是什么,请大家各抒己见,说不定以后它就真的以你起的名字而命名了哦。比如说这块石头,有人说它像一个狮头,也有人说它像一条鳄鱼,你觉得它像什么呢?  我们所在的倒湾它是属于鹿头山的范围的。那么这座山为什么叫鹿头山呢?传说是这样说的:古蜀国杜宇时代的大臣张鹿头,力劝杜宇拒绝接受秦国所赠的财宝和美女,杜宇发怒,将张鹿头逐出朝廷。张鹿头来此结庐而居,并在这里开始了他的修道生涯。秦兵伐蜀时经过此山,张鹿头与秦兵统帅张仪辩论,张仪无辞回答,派兵从张鹿头身上踏过去。后人因感动于他的爱国精神,于是便将这里命名为鹿头山。  现在我们所在的这个地方叫“鳌鱼听道”,就是这三块并列的石头,大家看它们像不像三条鱼?话说当时张鹿头在这里修道、讲道。由于他对道法特别有研究,附近的村民便都来听他讲道,于是,他也就渐渐有了一定的名气。此事不久便传到了南海,这三条鱼被他讲的道法所吸引,便从南海游过来,前来听他讲道。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大海干涸了,这三条鱼便化作了化石,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三块石头。  眼前的这一块巨型石头,它的崖壁平滑,是一个适合举办攀岩的绝佳场所,而在这块石头的顶部,就是“悟道台”。据说当时的人都认为,山越高离天越近,越能够靠近神仙,就越能够得道成仙,所以那时候张鹿头经常在上面修道、悟道,由此而得名“悟道台”。  在“悟道台”的旁边,有两块巨大的岩石,大家站远一点看右边的岩石,觉得它像什么?对了,有的朋友已经看出来了,它像一个人的侧脸。据说当年张鹿头得道成仙之后不愿离开这个人间仙境,就让他的肉身留在了这里。后来当地的人发现了这里,于是便说这块巨石就是他的脸化成的。乍一看两块巨石之间空隙狭小,大多数的人以为里面毫无风景,也就不进去了。然而,从两块大岩石中间进去,你会发现眼前豁然开朗,蓝天草甸,树竹鸟语,令人陶醉,于是便有了这“别有洞天”。  旌旗岭。当年,无数的蜀汉将士就是在这里摇旗呐喊,试想一下,那壮大的场面多么动人。著名诗人蓝野说:“这里曾经烽火连天,遍插旌旗;这里曾经哭声震天,受伤的士兵,在旗帜下战栗。”闭着眼迎风感受一下,您能否从风中听到隐约传来的冲锋的号角声,将士的摇旗呐喊声,震耳欲聋的战鼓声,还有战马的长长嘶鸣?  旌旗岭下,这块巨石就像振翅欲飞的天鹅,呵护着它还未孵化的后代,慈爱的双眼充满着希望,一汪清泉从两个巨大的卵石间流出,由此而得名“天鹅抱蛋”。  穿过这条狭窄的小径,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株千年古藤,它的名字叫做“灵台古藤”。诗人说它是“用玫瑰花做的箭羽,箭头浸了十八年的女儿红,射中灵台,箭身就化成绕指柔的青藤,直至是灵台的一部分。”玫瑰花、女儿红、绕指柔的青藤,加上悠久的历史,当然也就让人扑朔迷离、流连忘返了。  沿着这条小径向上,穿过一道窄门,我们便来到了“八卦石”。传说当年诸葛瞻跟诸葛亮学会摆阵之后,在这里摆了一个八卦迷宫阵,这里,便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八卦。正所谓“一卦只要石头开花,一卦只要石头说话”。它虽未开口说话,却在这里见证着千百年来倒湾的历史。大家仔细观察,这里像不像一个巨型的阴阳八卦?阴裂处深不可测,阳石有孔如-。从这里俯瞰下去,倒湾的景色真的是美不胜收。因此,来过这儿的人都说,这里是大自然的巧夺天工之作。  在早几年,这里还是有人居住的,那可真是世外桃源哦。由于政府部门主导开发旅游景区,老百姓主动配合就迁出去了,路旁这些倒塌的房屋旧址就是他们以前住过的,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拍拍照。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诸葛旗”。关于“诸葛旗”的命名之说有两种:一说它是诸葛瞻的宝剑,一说它是诸葛瞻的军旗。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是成立的,我们站在阶梯下面看,像不像一把直插云霄的宝剑?就像当年诸葛瞻的宝剑,直插敌人的心脏。爬上阶梯,大家在这个平台上看看,它就像一面迎风飘扬的军旗。著名诗人林莽说它是:“一杆被遗忘的旗帜,千年不朽,倾斜地插在山路中”。从这面飞舞的军旗中,您能否想到诸葛瞻挺拔的身影,在军旗的掩映下,越发的显得英气逼人。  信息来源:罗江县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  信息来源:罗江县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

什邡市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方亭街道 黎本初 张宗法 黎正明 钟正林 马祖 (709~788) 周氏宅院 什邡关帝庙 慧剑寺 什邡西部惊奇欢乐谷 什邡龙居寺 洛水川主庙 德阳李冰陵 什邡大观音寺 什邡蓥华山风景区 佛光寺 桂园桥遗址 什邡市博物馆 高景关摩崖造像 马祖文化·罗汉寺 师古南华宫
皂角街道 黎本初 张宗法 黎正明 钟正林 马祖 (709~788) 慧剑寺 什邡西部惊奇欢乐谷 什邡龙居寺 洛水川主庙 德阳李冰陵 什邡大观音寺 什邡蓥华山风景区 周氏宅院 佛光寺 桂园桥遗址 什邡市博物馆 高景关摩崖造像 什邡关帝庙 马祖文化·罗汉寺 师古南华宫
元石镇 黎本初 张宗法 黎正明 钟正林 马祖 (709~788) 慧剑寺 什邡西部惊奇欢乐谷 什邡龙居寺 洛水川主庙 德阳李冰陵 什邡大观音寺 什邡蓥华山风景区 周氏宅院 佛光寺 桂园桥遗址 什邡市博物馆 高景关摩崖造像 什邡关帝庙 马祖文化·罗汉寺 师古南华宫
回澜镇 黎本初 张宗法 黎正明 钟正林 马祖 (709~788) 慧剑寺 什邡西部惊奇欢乐谷 什邡龙居寺 洛水川主庙 德阳李冰陵 什邡大观音寺 什邡蓥华山风景区 周氏宅院 佛光寺 桂园桥遗址 什邡市博物馆 高景关摩崖造像 什邡关帝庙 马祖文化·罗汉寺 师古南华宫
洛水镇 黎本初 张宗法 黎正明 钟正林 马祖 (709~788) 慧剑寺 什邡西部惊奇欢乐谷 什邡龙居寺 洛水川主庙 德阳李冰陵 什邡大观音寺 什邡蓥华山风景区 周氏宅院 佛光寺 桂园桥遗址 什邡市博物馆 高景关摩崖造像 什邡关帝庙 马祖文化·罗汉寺 师古南华宫
禾丰镇 黎本初 张宗法 黎正明 钟正林 马祖 (709~788) 慧剑寺 什邡西部惊奇欢乐谷 什邡龙居寺 洛水川主庙 德阳李冰陵 什邡大观音寺 什邡蓥华山风景区 周氏宅院 佛光寺 桂园桥遗址 什邡市博物馆 高景关摩崖造像 什邡关帝庙 马祖文化·罗汉寺 师古南华宫
双盛镇 黎本初 张宗法 黎正明 钟正林 马祖 (709~788) 慧剑寺 什邡西部惊奇欢乐谷 什邡龙居寺 洛水川主庙 德阳李冰陵 什邡大观音寺 什邡蓥华山风景区 周氏宅院 佛光寺 桂园桥遗址 什邡市博物馆 高景关摩崖造像 什邡关帝庙 马祖文化·罗汉寺 师古南华宫
马祖镇 慧剑寺 什邡西部惊奇欢乐谷 什邡蓥华山 德阳李冰陵 什邡蓥华山风景区
隐丰镇 黎本初 张宗法 黎正明 钟正林 马祖 (709~788) 慧剑寺 什邡西部惊奇欢乐谷 什邡龙居寺 洛水川主庙 德阳李冰陵 什邡大观音寺 什邡蓥华山风景区 周氏宅院 佛光寺 桂园桥遗址 什邡市博物馆 高景关摩崖造像 什邡关帝庙 马祖文化·罗汉寺 师古南华宫
马井镇 黎本初 张宗法 黎正明 钟正林 马祖 (709~788) 慧剑寺 什邡西部惊奇欢乐谷 什邡龙居寺 洛水川主庙 德阳李冰陵 什邡大观音寺 什邡蓥华山风景区 周氏宅院 佛光寺 桂园桥遗址 什邡市博物馆 高景关摩崖造像 什邡关帝庙 马祖文化·罗汉寺 师古南华宫
蓥华镇 黎本初 张宗法 黎正明 钟正林 马祖 (709~788) 高景关摩崖造像 慧剑寺 什邡西部惊奇欢乐谷 什邡龙居寺 洛水川主庙 德阳李冰陵 什邡大观音寺 什邡蓥华山风景区 周氏宅院 佛光寺 桂园桥遗址 什邡市博物馆 什邡关帝庙 马祖文化·罗汉寺 师古南华宫
南泉镇 黎本初 张宗法 黎正明 钟正林 马祖 (709~788) 慧剑寺 什邡西部惊奇欢乐谷 什邡龙居寺 洛水川主庙 德阳李冰陵 什邡大观音寺 什邡蓥华山风景区 周氏宅院 佛光寺 桂园桥遗址 什邡市博物馆 高景关摩崖造像 什邡关帝庙 马祖文化·罗汉寺 师古南华宫
湔氐镇 黎本初 张宗法 黎正明 钟正林 马祖 (709~788) 慧剑寺 什邡西部惊奇欢乐谷 什邡龙居寺 洛水川主庙 德阳李冰陵 什邡大观音寺 什邡蓥华山风景区 周氏宅院 佛光寺 桂园桥遗址 什邡市博物馆 高景关摩崖造像 什邡关帝庙 马祖文化·罗汉寺 师古南华宫
红白镇 黎本初 张宗法 黎正明 钟正林 马祖 (709~788) 慧剑寺 什邡西部惊奇欢乐谷 什邡龙居寺 洛水川主庙 德阳李冰陵 什邡大观音寺 什邡蓥华山风景区 周氏宅院 佛光寺 桂园桥遗址 什邡市博物馆 高景关摩崖造像 什邡关帝庙 马祖文化·罗汉寺 师古南华宫
冰川镇 慧剑寺 什邡西部惊奇欢乐谷 什邡蓥华山 德阳李冰陵 什邡蓥华山风景区
师古镇 黎本初 张宗法 黎正明 钟正林 马祖 (709~788) 慧剑寺 什邡西部惊奇欢乐谷 什邡蓥华山 德阳李冰陵 什邡蓥华山风景区

什邡市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