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东省 >>德州 >> 临邑县 >> 德平镇

德平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红坛寺森林公园

红坛寺森林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红坛寺森林公园位于鲁北平原,德州地区中部,临邑县林子镇境内,距县城9公里,西距德州市50公里。是一处集观光、旅游、餐饮、娱乐、商贸、度假、农业开发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农业开发园。园区占地面积24027亩,主要有:旅游服务区、愉湖游乐区、红坛度假区、苇海风情区、-揽翠区、观光生态园区6大区域。园区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互融合,风景秀美,环境清幽。  在农业科技园区内,游客可观览果园,中草药培育基地,花卉苗圃基地,参观农产品种植园等。游客还可以在此区随意挑选自己喜欢的盆栽、花卉、瓜果蔬菜、价格虽然不便宜,但是为的就是新鲜健康,感受自己亲自采摘的乐趣。  愉湖风光区,疏林密地,以大面积的水面和树林塑造景观,开展多种水上活动。水上风光秀美,可划船、赏湖、野餐区等。此外,公园的苇海风情区内有大面积长势良好的芦苇,是富有魅力的苇海风情区。-揽翠区,以徐店林场为基本框架植树造林,游客可在那里放养野生动物,观赏啬地被植物,独特的景观令人心情愉悦。      林子镇  临邑县林子镇地处鲁西北平原,位于临邑县县城北9公里,临南路(临邑县-河北南皮即省道249线)、临碱路、宿田路交叉贯穿全境,与国道104线相接,毗邻利禹路及-铁路和京福高速公路济德段,与全省及全国交通融为一体,南临济南机场,到济南市55公里,北至北京350公里,西北德州市50公里。总面积80.5平方公里。辖48个行政村,共2.4万人。2002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 详细++

邢侗纪念馆

邢侗纪念馆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邢侗纪念馆始建于1986年,是为纪念我国明代著名书法家、文学家邢子愿先生修建的,纪念馆位于临邑县城东北处,座落在邢侗公园正中,建筑风格为仿明砖木结构,青砖灰瓦,绘梁彩栋,正脊两端饰鸱尾,戗兽脊列垂兽,檐头施圆瓦当,檐下金虬伏于栋下,玉兽蹲于户旁,正厅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门厅三间,二十六间游廊环接门厅厢房和正厅,犹如彩链穿珠浑然天成。  2000年,临邑县委投资近百万元聘请大连古建园林公司对邢侗纪念馆进行大规模维修,更换了所有青瓦脊兽,拆除房顶上所有阁板,全部更换新红松木板,用四油三粘进行防水处理,对所有雕梁画柱重新进行油漆彩绘,使邢侗纪念馆面貌焕然一新。  纪念馆正厅门楣上悬挂着启功先生题匾“邢侗纪念馆”五个鎏金大字,门厅两旁楹柱上分别悬挂着张鹤云先生篆书清朝临邑县令莫树椿赞楹“文起八代之衰,功同韩氏,望负四推之重,化洽江南”楹联。正厅里迎面是邢子愿先生半身铜像,墙壁上挂着魏启后先生题匾“儒林师表”四个烫金大字。  纪念馆正厅里藏迹共四部分:邢侗主刻的《来禽馆帖》石刻;邢慈静主刻的《之室集帖》木板刻;王洽主刻的《来禽馆真迹》拓片和明清以来的其它刻石。《来禽馆帖》共有八帖十九方刻石,分别是《-双钩十七帖》、《澄青堂帖》、《兰亭序》三本,《出师颂》、《黄庭经》、《西园雅集图集记》和《墨竹图》、《之室集帖》共计7块梨木版刻,有双面刻字和单面刻字,有《之兰室兰亭序》、《之兰室非非草》、《之兰室来禽馆真迹》三部分内容。其它刻石有《邢庄惠公画像赞》、《二十二字行书石刻》和《来禽馆即景四章》。所有石刻、板刻均用高级将军红大理石镶嵌,石刻和木刻上方均悬挂着精心拓制的拓片,便于参观者临摩观看,石刻外面用高档玻璃密封保护。正墙上方挂着来禽馆、邢侗墓、邢侗出生地、邢侗手植皂角树四幅巨幅照片,西墙壁上挂着《瑞露馆来禽馆真迹》镜装拓片。十二个玻璃柜里展放着从全国各地征集来的邢侗墨迹印刷、复印件。  东厢房是名人字画展室,收藏当代名人字画400余幅,两厢房是贵宾接待室,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名人学者数万人次。  二十六间彩绘游廊里挂有国色天香、闹春、荷花、双蝶等二十二幅彩画。四周墙壁上绘有“园”二十六景和二十二幅山水画,前门正厅门前悬挂着原县委书记解华题写“邢侗纪念馆”和原县委书记王文升题写的“来禽馆诗社”两块牌匾,门楣上方彩画巨幅山水画“秋江归帆”。门厅东侧藏有一块高2.3米,宽1米,厚0.2米的“东方朔画赞碑”,西则立着邢侗纪念馆简介牌。  邢侗纪念馆内绿竹成荫,花香四溢、国槐、龙柏交相映绿,鲜花、黄杨交相争艳,百年的石榴花含苞喷红,透出一股灵气,鲜艳的月季花迎风绽放,显的格外妖娆,绿茵茵的金银花裸露着金黄和银色的花蕊,在微风中飘香。纪念馆门前是一座造型优美月牙型荷花池,半池碧水,绿荷白花,一群戏水的红鱼时隐时现,追逐在绿色的荷叶之间,一叶叶绿荷亭亭玉立,荷叶里的露珠晶莹透亮,象一颗颗金色的珍珠在随风滚动,七月是荷花开放季节,一朵朵粉红透白的荷花含苞待放,有的迎风盛开,金黄色花蕊包裹着一棵嫩绿的果实,莲子正处于孕育的生命之中。  纪念馆正南不远是座汉白玉石五孔拱桥,宛如一条玉带浑然天成,分布在邢侗纪念馆四周的梨王亭、映月亭、夕佳亭和得月亭犹如群星捧月,将邢侗纪念馆环绕在正中,西侧的九曲桥与正北面的鸳鸯桥隔水相望,摇相呼应,又给邢侗纪念馆增添了浓厚的文化色彩,邢侗纪念馆是临邑在改革开放中的一颗明珠,向世人展现着临邑的风彩。  邢侗碑廊简介  邢侗碑廊于2002年4月动工,2003年8月竣工,共计投资120万元,用济南园林设计院规划设计。新扩建的碑廊占地面积380平方米,建筑面积220平方米,新平办公室4间、仓库3间、门厅3间,游廊38间,碑亭2间,建筑风格为苏式园林结构。青墙灰瓦,绘梁彩栋。38间游廊彩绘有牧童骑牛、庐山瀑布、太公垂钓、喜鹊登枝等百余幅彩画。墙壁上镶嵌着八十八块石刻,石刻共分三部分,有邢侗、邢慈静兄妹书法作品;有部分当代著名书法家沈鹏、王学仲、佟韦、高小岩、蒋维松、魏启后、宋雨桂、刘曦林、席文天等书法作品。  碑廊庭院东经处是一座造型优美莲花池,一座汉白玉小桥横跨池中,与池中心的两间碑廊紧紧相联,浑然一体。庭院西侧绿草龙柏交相辉映绿,翠竹青松摇相呼应,地面青石做框土色雨花石镶嵌其中,信步游园,留恋忘返。  信息来源:临邑县史志办  信息来源:临邑县史志办

临邑革命烈士陵园

临邑革命烈士陵园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临邑县属鲁西北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是冀南七专署、冀鲁边二地委领导抗日的中心和渤海二军分区的后方基地,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光荣的革命传统。在几十年的革命斗争中,曾发生过王楼、于信庄、苏家庙、盘河等战斗,肖华、何郝炬、龙书金、曾旭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临邑留下了战斗足迹,2000多名优秀共产党员、仁人志士、热血青年将生命奉献在这块红色土地上,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为褒扬革命先烈,激励教育后人,保护和传承好这一宝贵的红色历史文化,2012年3月,临邑县委、县政府启动实施慰烈工程,投资1600余万元,将原林子官道烈士陵园、临南王楼烈士陵园、临盘菅寺烈士陵园等3处烈士陵园进行整合搬迁,依托原林子官道烈士陵园新建了临邑革命烈士陵园和革命纪念馆,并将全县所有零散烈士纪念设施全部迁入陵园实行集中保护管理。  临邑革命烈士陵园占地面积51亩,保存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修建的革命烈士纪念塔(碑)15座,其中,最早的是渤海二军分区和匡五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于1944年为纪念抗日战争牺牲烈士建设的革命烈士纪念塔。安葬有时任渤海二军分区副政委李恒泉、二军分区副司令员兼临邑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徐尚武、陵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吴匡五等著名抗日英烈(2015年,民政部公布),以及冀鲁边二专署秘书主任杨洪恩、匡五抗日县大队副大队长李恒昌等抗日战争时期以来的2449名革命先烈。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革命纪念馆内,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物、史料和油画、雕塑等艺术品,以及场景还原、多媒体声光电等现代手段,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了临邑革命斗争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陵园内还建设有纪念广场、烈士群雕、烈士英名墙、著名烈士雕像和兵器陈列区及人文绿化景观,是集纪念瞻仰、宣传教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  临邑革命烈士陵园自2013年4月建成启用以来,始终坚持把国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定位为陵园功能首位,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每年清明节、建军节、烈士公祭日等纪念节日和国防教育日,都组织机关干部、青少年学生、社会人士、党员群众开展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团)誓词、敬献花圈花篮等多种形式的纪念教育活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普及国防教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目前,临邑革命烈士陵园的红色教育功能已覆盖周边多个县市,成为鲁西北地区对干部群众和青少年进行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年接待各地干部群众、青少年学生达2万余人次。并先后被评定为“德州市国防教育基地”、“德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党史教育基地”、“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AA级红色旅游景区”。  

祢衡公园

  祢衡公园位于临邑县德平镇境内,投资300余万元,占地万余平方米。园内景点有祢衡纪念馆、祢衡井、祢衡像、盘浒湖。祢衡纪念馆位于园区中心,为五间九脊断山式仿明朝建筑,气势宏伟,古朴典雅。墙壁四周悬挂有祢衡传世作品《鹦鹉赋》、《鲁夫子碑》、《颜子碑》、《吊贾谊文》四篇文章以及后人怀念评吊祢衡的诗词歌赋。祢衡像安置于祢衡纪念馆内,他傲骨临风而不失其儒雅,狂放不羁而不失其庄重,简朴练达而不失其豪气。院内张挂有祢衡生平图画及文字说明。   祢衡井位于园内东南角,是祢衡当年的生活用水井,井深7米,水质清洌甘醇,距今已有1800余年,现井筒一米以下仍为原井汉砖。1933年,德平县长戴章民立碑勒石于祢衡井旁,碑高二米,正面刻有“祢衡故里”四个大字。2006年2月25日,对该井进行重新淘洗,挖至两米时,井泉冒水,恰在此时天空霏霏扬扬骤降雨雪,形成了天地相应、阴阳相合的自然景观,彰显了千年古井的灵气。盘浒湖位于园西,湖名源于以《草韵辨体》、《四体千字文》著称的郭谌。郭谌(公元1488-1578年),明朝诗、书、画名家,因郭谌号为“盘浒居士”,为纪念一代诗、书、画名家,故将该湖定名为“盘浒湖”。2006年7月7日,“盘浒湖”修挖正酣,一铲下去,湖底见水,此时,大雨倾盆而下,恰似银河落九天,天水注盘浒。这也许是一种神奇的巧合,可这种巧合却给人们平添了无尽的遐想……  信息来源:临邑县史志办  信息来源:临邑县史志办

临邑新世纪广场

  新世纪广场位于临邑县城中心,建成于1997年10月,东西宽160米,南北长260米,占地41600平方米。广场总体造形为一熊熊燃烧的火炬,因建于世纪之交而得名。炬柄外围由1997块黄色广场砖铺贴,炬焰21条放射线由晶白玉花岗岩铺由1997块黄色广场砖铺贴,炬焰21条放射线象征按照中央提出的三步走战略,从本世纪跨步迈向伟大的二十一世纪。广场四角分别由红色广场砖铺砌的三条射线组成,象征着临邑人民一年四季十二个月吉祥如意。广场标志为不锈钢雕塑,由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设计制造。其造型像旗帜,展示着临邑人民高举伟大旗帜跨入二十一世纪;如奋飞的和平鸽,像征着二十一世纪是和平与发展的世纪;又似盛开的紫荆花,标志广场建成于香港回归之年。雕塑主题为“世纪辉煌”,表达临邑人民将继往开来,再创世纪辉煌。  新世纪广场是山东省十佳文化广场和山东省优秀文化广场。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等新闻单位在新世纪广场举办了多台大型文艺会演,广场上“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演出”,成为展示临邑人民精神风貌的大舞台。  信息来源:临邑县史志办  信息来源:临邑县史志办

王为民事迹展览馆

王为民事迹展览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王为民事迹展览馆坐落于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临盘采油厂,1999年4月正式落成并对外开放,是胜利石油管理局为学习宣传王为民同志,弘扬“为民精神”建立的教育基地。开馆以来,先后接待机关部门、社区、学校师生、工厂企业等单位组织的参观学习1700余次,共计10万多人次到这里参观学习,接受教育。近年来,王为民事迹展览馆先后被评为“山东省未成年人思想建设先进单位”、“德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胜利油田十佳文明窗口”等荣誉称号。  王为民1981年调来胜利油田临盘采油厂,在油田工作的十几年中,他克服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立足岗位搞革新,取得了30多项革新成果,其中5项获得国家专利,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中华技能大奖”等50多个荣誉称号。1993年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曾先后4次受到邓小平、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2006年4月17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学习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先进事迹活动的通知》,已故的王为民名居首位。  王为民以平凡而伟大的一生,树立了一座工人阶级的丰碑,也给后人留下了以“敬业、爱民、奉献”为核心内涵的“为民精神”这笔宝贵精神财富,而王为民事迹展览馆则是传承和弘扬“为民精神”的主阵地。通过不断深入地研讨、挖掘,现在,“为民精神”有了新的时代内涵:即爱岗如家、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发奋学习、苦练技术的执著精神;勇于钻研、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克己奉公、全心为民的奉献精神。  为了学习宣传王为民同志,进一步弘扬“为民精神”,胜利石油管理局在临盘采油厂建成了这座展览馆。展览馆占地168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54平方米。馆内建筑分为主馆、成果展厅、配套办公设施三个部分,配备讲解员、门卫、绿化、场馆维护等工作人员十余人。主馆分为正厅和三个事迹展厅。展厅采用雕塑、图片、文字、实物及特景、短片等多种方式,展现了王为民“敬业、爱民、奉献”的光辉一生,既有深刻的思想性,又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为激励更多的青年员工学为民岗位创新创效,2005年,临盘采油厂又在王为民事迹展览馆西侧专门开辟了职工创新成果展厅,形象直观地展示了40余项精品成果。  展览馆建成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王为民在工作中艰苦奋斗的敬业精神和生活中倾其所有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对每一位参观人员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受到了山东电视台、胜利电视台、德州电视台等多家电视媒体的关注。展览馆工作人员无论工作日还是节假日,都热情周到地为参观人员义务讲解,积极配合管理局各级单位、地方各级政府和周边各企业、学校开展党员及干部廉政教育活动,参观展览馆已经成为管理局及周边各企、事业单位每年新进党员教育及干部培训活动的必备内容,在配合油田各级单位及地方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工作方面发挥了示范基地作用。  在王为民工作生活的临盘采油厂,每年都会组织本单位的青年员工到展览馆参观学习,在号召这些青年学习王为民同志的先进事迹的同时,对照“为民精神”,在敬业上找差距;对照为民的技能,在技术上找差距;对照为民的工作,在负责上找差距。教育青年把“敬业”、“技术”和“责任”作为安身立业之本,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通过王为民事迹展览馆这块教育阵地,临盘采油厂学为民岗位创新创效的氛围十分浓厚。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临盘厂技能人才获得厂级以上奖励的技术创新成果165项,每年创造直接经济效益数千万元,采油厂先后荣获了油田技能人才开发先进单位、油田“IMSS创新体系”竞赛“金奖”、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中央企业优秀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2006年1月15日,中央新闻联播节目专门报道了临盘厂职工创新创效的先进事迹。2006年1月16日,山东省总工会、管理局在临盘厂召开了“传承和弘扬为民精神,推动岗位职工技术创新”现场会。在王为民被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评为“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后,2006年6月13日,管理局又在临盘厂召开了学习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动员会。  王为民事迹展览馆推动了“为民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发展成为了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引导青年一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极大推动和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邢侗公园

  临邑邢侗公园因纪念临邑历史文化名人邢侗而建。邢侗字子愿,临邑邢柳行村人,明万历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少卿,后辞官归里,筑“园”,建“来禽馆”读书处。邢侗书法二王(王羲之、王献之),刻“来禽馆帖”(中国十大名帖之一),著“来禽馆集”(收入四库全书),终成一代文化名人。  该馆系仿明建筑,占地2070平方米。公园分为水面及陆面两大部分,有公众活动区、老年活动区、儿童活动区、体育活动区、文化纪念馆区、特色植物盆景区六大部分。公园内的邢侗纪念馆内,藏有邢侗珍贵墨迹及古刻,著名书画家宋雨桂大师作品的雨桂馆等。  另外,公园内有供人们休闲娱乐的晨练广场、音乐广场、市民舞台、网球场和门球场,不但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底韵。目前,此公园已成为德州临邑新形象的标志,1992-1994,在此连续举办了三届邢侗书法艺术节,1997年举办了“邢侗、邢慈静(邢侗妹)书画、诗词研讨会”。   

明德文化苑

  为凸显明代文化,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魅力,投资2亿元建设了以临邑历史文化为主题,集文化、休闲、旅游于一体,占地18.6万平方米的文化苑。整个文化苑以湖面喷泉、大型广场、环抱绿地、主体雕塑和21尊文化柱为基调,栽植五角枫、银杏、海棠、白皮松等名贵树种,绿化错落有致、层次分明。北侧以湖面为主体,以方亭、重檐六角亭、拱桥、曲桥为主要建筑,配有大型音乐喷泉、亲水平台、廊亭、景观石柱等景观设施。南侧以中心广场为主体,建有演出平台、文化主题园以及“和谐之鼎”主题雕塑、文化景观柱、浮雕、地雕等特色景观。四个文化主题园、16尊文化柱、5尊景观柱和主题雕塑,分别记载了临邑的历史名人轶事,展现了临邑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彰显了临邑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社会和谐发展主题。文化苑已成为临邑市民文化娱乐、休闲健身、陶冶性情的理想场所和展示临邑城市形象魅力、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信息来源:临邑县史志办

石家清真寺

石家清真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石家清真寺,位于双丰乡石家村内。1775年(清乾隆四十年)由著名经师常杰主持修建。寺院占地面积2704平方米,为当地穆斯林民众礼拜之场所。  寺内主建筑礼拜堂,座西朝东,木框架砖结构。堂前厦廊,赤柱力托,匾额横悬,雕棂门窗,油漆彩绘,颇为美观、庄重、典雅。整个殿堂建筑面积为480平方米,可融纳千人礼拜。院内有讲经堂3间,藏有常杰手书《古兰经》一部,沐浴厅5间,其他配房3间,均为砖木结构,青瓦置顶。庭内广植花木,古树参天,花草幽香。寺门为二进式,石鼓两侧,台阶数级。  整个建筑群体古朴典雅,肃穆幽静,既保持了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又融汇了伊斯兰教风彩,是临邑县境唯一保存完好的民族建筑。   

龙泉寺古佛

龙泉寺古佛为文化旅游景点。  龙泉寺古佛,俗称丈八佛,原在德平镇西南隅龙泉寺内,1377年(明洪武十年)建。佛身系大理石质,高一丈八尺,雕刻精细,栩栩如生。1937年龙泉寺被日军烧毁,丈八佛幸存,现由临邑县文化馆珍藏。  信息来源:临邑县史志办

德平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德平镇特产大全